“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在挽救他人生命的同时,也为我女儿树立好的榜样,希望她今后也能做个有爱心的人。”8月19日,在欢迎仪式上,收获众人祝福和鲜花的吴先生有些腼腆。作为萍乡市第1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得知配型成功后,吴先生毫不犹豫地前往长沙,捐献出217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位有着两名孩子的母亲带去了重生的希望。 今年45岁的吴先生,已经坚持献血很多年了。2017年2月,在家门口的献血屋内,吴先生看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海报,在采血工作人员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和意义后,他志愿报名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当时心里就想着,这可是十几万分之一的配对成功率啊,如果能救人性命,我义无反顾。”吴先生说。 “这是多大的幸运啊,竟然配型上了!”2019年10月,吴先生接到了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告知他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吴先生平复好紧张和激动的心情后,同意了捐献。 吴先生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到现目前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不会对他的健康造成影响后,紧张的情绪被瞬间驱散。在市红十字会的安排下,吴先生做了进一步的身体检查,医生告知他体重超标了。为了捐献质量更高的造血干细胞,吴先生开始控制饮食,并增长锻炼时间,捐献前,吴先生减重了十几斤。 2020年8月13日,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女儿的陪同下,吴先生前往长沙做捐献前的准备工作。“每天注射两针动员剂,将体内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液,一共四天半,9针。第一天没什么感觉,第二天腰开始有点酸痛,睡眠也受到些影响。”吴先生告诉记者“但是一想到患者在等我,一切都是值得的。”8月18日,历经五个多小时,吴先生成功捐献出217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过程中,吴先生的女儿念起了受捐者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您好,我只能称呼您一声好心人,您在我心里是天使一样伟大,是您给了我重生的机会……以后我也一定会像您一样成为一个内心和精神富足的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们……”吴先生听着信的内容,看到被信触动的女儿,十分欣慰,他此行的目的达到了。 “父母年纪大了,说了怕他们担心,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捐献骨髓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但我的女儿还年轻,通过这次经历,她能看见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个简单、安全的过程。”吴先生说,轻轻抬起手臂,就能挽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重获新生的患者,也许就是未来的国之栋梁。希望通过这次捐献,大家能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更加正确的认识,能够有越来越多爱心人士接过爱的接力棒,将爱传递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