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近日,我市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开展专项整治。 此次专项整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重点围绕投标文件设置不合理,围标串标,挂靠、借用资质,暴力胁迫放弃投标、放弃中标,强揽工程,违规转包或分包,泄露招投标有关情况和资料,向项目中标单位索取费用,收受利害关系人财物或其他好处等9个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营造良好的建筑市场环境。 通过专项整治,构建“三道防线”,开展“333治理”。三道防线即事前引导、事中督导、事后监管。“333治理”即通过电话公示、资格审查、对象约谈等措施强化事前引导;通过执法巡查、视频监控、实名考核等措施强化事中督导;通过行政处罚、市场准入、网上公示的措施强化事后监管。堵塞了管理漏洞,规范了行业管理。据了解,2019年以来,全市招标项目328个,承发包约谈项目232个,工地考勤722次,一标一评项目328个。对11家串通投标和15家违法转包的企业进行了处罚;对7名主要技术人员记录不良行为;检查招标代理机构48家,抽查67个代理招标项目,通报存在问题的企业15家,约谈检查不达标的企业负责人3名,督促企业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1名专家违反评标纪律进行通报并限制其1年的评标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