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左)向挖掘机司机了解现场情况 9月15日上午,安源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福田连接线施工队在进行道路施工时,挖掘机挖出多枚恐龙蛋化石,单个化石直径为一二十公分。据悉,自2002年以来,该地带方圆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曾多次发现恐龙蛋化石。此次发现再次印证了萍乡属华南地区重要的恐龙蛋化石产地之一。 挖掘机司机陈凤田在描述发现恐龙蛋化石时的情景 清早施工,铲车司机挖出宝贝 当天中午12时许,记者在位于上栗工业园(彭高园区)的工地现场看到,恐龙蛋化石发现地已用红色护栏围护。 “幸好昨天晚上没有施工,不然也发现不了恐龙蛋化石”,发现恐龙蛋化石的第一目击者是来自上饶市广丰区的铲车司机陈凤田,在萍务工多年。据他介绍,为弥补头天晚上落下的工期,他第二天清早7时就开挖掘机施工,大概7时30分左右,一块红褐色风化石上突出的椭圆形青灰色石球引起了他的注意,很像他在萍乡博物馆看到的恐龙蛋化石,他于是下车仔细察看,发现石块上有数枚类似的“石蛋”。在周边清点,又发现数块石块上都镶嵌着“化石蛋”。 “如果真是恐龙蛋化石,那太幸运了,这个化石和文物一样不能再生,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陈凤田兴奋异常,立即向工地负责人报告了情况。该负责人当即停止了该路段施工,并向有关部门汇报。当天上午,上栗县文物部门赶到现场勘察,并取走样本作进一步鉴定。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强博士在现场开展勘察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提取化石碎片 初步鉴定,系晚白垩世早期的蜂窝蛋类 9月16日上午,现场发掘工作继续进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强博士进行了实地考察。 王强表示,当天新挖出的恐龙蛋化石,现场目测有十余枚,但里面还没有修复,因此具体的数量现在还不完全清楚,要待进一步修复来确认。经初步鉴定,此次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系晚白垩世早期的蜂窝蛋类,距今约9000万年。蜂窝蛋类是恐龙蛋的一个大类,主要特征是蛋壳的弦切面具有蜂窝状的结构。此次发现对于进一步了解萍乡地区晚白垩世的古地理和古环境、恐龙产卵习性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王强博士在萍开展恐龙蛋化石研究已有十余年。据了解,本次发现在萍乡博物馆进行考古清理,考虑将在萍乡博物馆及上栗博物馆两地展出。 附着在石块上的化石蛋 目前已发现近300枚不同类型的蛋化石 萍乡曾为恐龙生活地,存留大量古生物遗迹。在萍乡发现恐龙蛋化石已不是第一次,自2002年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以来,大量恐龙蛋化石被发现,2008年首次发现恐龙骨骼化石。截至目前,萍乡已发现近300枚不同类型的蛋化石。中科院的专家曾多次来到萍乡,对这些恐龙蛋化石进行考察—— 2002年,萍乡市白源镇长溪村,在一块从山上跌落的大石块中发现了镶嵌在内的8枚恐龙蛋化石,这组化石距今至少6500万年; 2008年9月,萍乡文物工作者在萍乡市开发区首次发现数块恐龙骨架化石; 2010年4月15日,在萍乡市开发区横板管理处内施工时发现一枚还带着“蛋壳”的恐龙蛋化石。据悉,这次发现恐龙蛋化石3窝,共计11枚; 2019年5月11日,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4名学生在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横板管理处一处废土堆中发现6枚恐龙蛋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