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创建进行时】文化馨香漾萍城

2020-9-22 13:17|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安源区青林社区图书阅览室9月20日上午,市民周女士像往常的周日一样,带着两个孩子早早来到市图书馆少儿阅览室,陪孩子读童书、做作业。“新图书馆环境好,书也多。我给小宝读绘本,大宝自己在一旁读书写作业。我们 ...

安源区青林社区图书阅览室

9月20日上午,市民周女士像往常的周日一样,带着两个孩子早早来到市图书馆少儿阅览室,陪孩子读童书、做作业。“新图书馆环境好,书也多。我给小宝读绘本,大宝自己在一旁读书写作业。我们基本上每个周日的上午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

同一时间,湘东镇五里亭村村民杨运兰用手机扫码后,推开月亮广场书香驿站的门,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健康养生方面的书,找了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翻阅起来。“在月亮广场散散步,走累了就来书屋里看看书。”杨运兰笑着说,“现在我们农村也有图书馆了,而且各种各样的书都有,有很多适合我们老年人看的。环境也很优美。在家门口就能看书,真好!”

在萍乡,不单是市图书馆和各县区图书馆设立书香驿站,在各乡镇街的综合文化站和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随处都可见一个个捧书而读的身影。细心的市民发现,身边的文化设施越来越完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书香氛围和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自从图书馆在鹅湖公园设了点,我每天都要在这里看看报纸杂志,有时还会借几本书回家。”家住花园社区的陈先生说,“在家门口就能读书看报、借书还书,非常方便。”

当然,萍乡的公共文化空间远不止阅读。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为引领,不断完善市、县、乡镇、村四级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对城乡文化设施高起点规划,文化资源配置全范围统筹,空间布局不断拓展和优化。2019年,安源纪念馆和萍乡博物馆相继完成陈展提升改造;今年8月,总投资2.7亿元、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的市图书馆新馆开馆;市文化馆搬迁新址,软硬件均有明显改善。全市55个乡镇(街)综合文化站全部完成改造提升,77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新建了市红领巾纪念馆、雷锋文化博物馆、萍乡好人馆等特色文化场馆;建设了近30个红色主题民俗文化馆、100多个红色文化村史馆。

在完善文化设施的同时,我市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19年组织开展了广场舞比赛、“书香萍乡”全民阅读、廉洁萍乡文艺节目巡演等活动;举办了首届社区艺术节,巡演20场;组织送戏下乡260余场、送电影下乡9700余场次,受众达百万人次。开展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市图书馆推行“公共图书馆+书店”模式,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书店变身公共图书馆分馆;市文化馆推行“文化馆+文化社团”服务模式,全市近20家民营艺术培训机构、文艺协会等成为文化馆分馆。各级文化场馆年均组织开展红色大讲堂、文化大讲堂、艺术大讲堂、历史大讲堂200多场。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老祠堂、老厂房、老村部等基础设施,打造“四点半课堂”文化服务品牌,为少年儿童提供阅读、娱乐、学艺等活动场地。正因为全民参与,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活动系列化、内容多元化、影响广泛化的特征,群众文化创作精品频出。

随着文化设施的完善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市民的休闲方式也随之改变。农家书屋惬意阅读,文化广场舞步翩跹,剧院戏台听歌赏曲……如今,对萍乡市民来说,这一幕幕已成为再寻常不过的生活场景。在浓浓的文化馨香浸润下,萍乡正成为一座颜值与气质兼修的文明之城。越来越多的市民,正成为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