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机关单位食堂、家常菜馆和餐饮连锁店在厉行节约方面纷纷亮出新招,“光盘行动”在我市渐成新风尚。 机关单位食堂:带头践行“光盘行动” 9月18日中午,记者在市行政中心餐饮中心二楼大食堂看到,当天的菜谱是六菜一汤,荤素搭配,前来用餐的人都自觉做到按量取食。用餐结束时,记者查看了一下泔水桶,里面除了骨头、汤和少许食物残渣外,几乎看不到被倒掉的主食。“取餐时我会尽量少拿一点,不够再去取,‘光盘行动’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机关工作人员曹威说。 据食堂负责人介绍,“光盘行动”推行以来,餐饮中心在保证用餐供需平衡的前提下,在原材料采购、储存、加工和制作等环节下功夫,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原材料采购成本降低了,厨余垃圾产生量也大大减少。 家常菜馆:节约意识高,提倡打包 临近晚餐时间,记者走进位于玉湖东路的一家家常菜馆。此时正是用餐高峰,从餐桌上的菜品数量来看,大家基本做到“量力而行”,吃多少点多少。“服务员,请帮我拿两个打包盒。”用餐完毕的市民李志伟准备将剩下的菜打包。“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需要言传身教,才能将美德传承给下一代。”李志伟说完,牵着女儿的手离开了。 餐馆老板李艳梅告诉记者,家常菜馆主要是工薪消费,顾客的节约意识普遍比较高,“如果客人菜点得比较多,服务员还会提醒少点一些,一般6人餐会建议点7个菜就够了。如果客人饭后剩菜比较多,服务员会询问其是否需要打包,并提供免费的打包盒。” 连锁餐饮店:实行N减1点菜法,菜品可寄存 随后,记者来到步行街某连锁餐饮店,负责人李志告诉记者,店里现在推出了N减1点菜法,倡导市民按照实际人数减去1人之后的用餐量来点菜。“新的点菜法减少了很多浪费,我们也会提倡顾客打包剩下的菜。浪费少了,厨余垃圾也就少了,也有利于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李志说道。 9月19日,记者在上栗县某火锅店用餐时,询问店员店里有什么杜绝浪费的措施,店员告诉记者:“因为火锅的特殊性,不好打包,在上菜的时候我们会先告诉顾客菜量可多可少,可以先点一些,不够再加。如果菜点多了,最后没全部吃完,我们也会告诉顾客,没下锅的蔬菜、肉类和没喝完的酒水可以寄存,下次来用餐的时候店里会提供相同分量的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