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底,全市常住人口为194.13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33.47万人,占总人口的17.24%,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15.8%,低于全国18.1%。同时,我市老年人口数量每年以3.78%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超过50万人,占比超过23%。 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上栗县对农村困难老年人开展“党建+探视巡访” 全市老龄化加速且伴随着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已成为我市迫在眉睫的重要民生任务。 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81所,其中公办养老机构55所、床位6047张(其中综合福利院3所、床位340张,农村敬老院52所、床位5707张);民办养老机构26所、床位6174张。建成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322个,其中具备助餐功能的227个;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13个,其中具备助餐功能的30个。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通过改造提升,2020年,全市所有乡镇敬老院100%可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以党建为引领,以专业服务为主体,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党建+农村留守等困难老年人探视巡访”关爱服务制度。民政部门与第三方机构签订协议,按照“两问(询问身体精神状况和需求情况)、三查(查饮食冷暖、水电气和居所安全)、四助(助洁、助餐、助医、助难)”为留守等困难老年人提供服务。建立了党员干部日常探视、定期巡访和结对联亲三项制度。目前,“党建+探视巡访”关爱服务已覆盖全市4247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2381名农村留守困难老年人。 上埠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免费用餐 2019年起,我市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主要从满足农村贫困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探视巡访制度)、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上门服务、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等方面着手,从硬软件两个方面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试点以来,在全市新建250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其中社区60个、村190个。全市共建成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3个,覆盖率达80.7%,农村互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36个,覆盖率达52.4%,年内完成城镇社区覆盖率85%,建制村覆盖率55%。编制了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空间规划,拟将4家即将搬迁的单位办公楼改造成综合养老服务设施,打造“一核三中心”均衡分布、新老城区养老功能有机衔接、中心城区老年人群体全覆盖的空间布局。利用乐晚晴、金秋连锁化经营的优势,引导其打造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探索正在有序推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峡山口街日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在免费用餐 自从市民黄先生将他母亲送到金秋养老公寓,他隔三岔五就去那里看望母亲。黄老太太年逾七旬,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黄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很是能干,在工作中是一把好手,经常获得单位的“先进工作者”荣誉。对家庭也很愿意付出,任劳任怨,把黄先生三姐弟照顾得很好。黄先生很想好好照顾母亲,但现实的情况是,黄先生离异,他的两个儿子均在外地工作,他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不能按时回家做饭,有时候又要出差,而老年痴呆的母亲已经不能完全自理,不知道要做饭,也不知道要吃饭。因此黄先生只得把母亲送到金秋养老公寓。看到母亲和其他老人们在一起,又有工作人员照顾,黄先生安心多了。可是每次离开母亲时,看到她不舍的眼神,黄先生内心总是有些难过:“这种感觉就像以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一样。我的母亲也变得弱小无助了。” 中国人对于年老父母的躬亲奉侍,是根深蒂固的概念。但生存与尽孝两者之间的冲突和纠结,是工业时代给这个时代的人们的难题。养老机构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因此变得相当重要。 近年来,我市民办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蓬勃发展。全市共有民办养老机构26所、床位6147张,高中低档相结合、机构和社区相协调、旅居养老和就近入住相搭配的养老服务市场初步形成。市麓林湖养老服务中心床位3600张,康复医院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打造萍乡海南旅居养老模式;萍乡市乐晚晴养老护理中心在全市范围内有6家分部、养老床位750张,凭借专业的护理能力承接多家公办敬老院的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工作;萍乡市金秋养老公寓在城区打造6家社区嵌入式养老院,有养老床位580张,正准备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芦溪县老年颐养中心建在芦溪镇敬老院内,有养老床位212张,承接芦溪县城乡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 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进入养老服务专业,我市支持萍乡卫生职业学院等院校设置养老服务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建立培训实训基地。落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领头雁”计划。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激励保障政策。在乡(镇、街)和村(社区)开发为老服务岗位,优先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纳入公益性岗位,切实减轻养老服务机构负担。 “爱与陪伴”“孝”到最后 市红十字爱与陪伴老人呵护志愿服务队为老人提供心灵呵护 老人呵护分四个方面:医疗、生活照顾、社会支持系统和精神慰藉(心灵呵护)。爱与陪伴老人呵护志愿服务队由萍乡市红十字会主管,是为失能失智的临终老人提供爱与陪伴临终关怀的志愿服务组织。 2018年3月,萍乡市新视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琼发起并践行呵护老人的志愿服务,走进医院、社区、养老院、敬老院、家庭,至今已开展114场志愿服务。 为了解决失能失智的临终老人需要关怀和呵护的问题,爱与陪伴老人呵护志愿服务队致力于义务为老人提供专业的爱与陪伴临终关怀,使老人在爱与陪伴中宁静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同时也为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提供学习爱与陪伴理念和方法的平台。 萍乡市红十字爱与陪伴老人呵护志愿服务队队长、江西省红十字会培训讲师刘琼这样理解自己的志愿服务:“人到晚年,除了能够有饭吃,有日常的生活护理和必要的医疗,还不得不面对孤独的困扰、疾病的威胁。对死亡的恐惧,对于临终重症老人来说,如影随行、挥之不去,特别需要心灵呵护和精神上的关怀。”在刘琼的影响下,目前有2000多名志愿者用芳香呵护、抚触沟通和音乐沟通等多种方式为老人服务。 志愿者童童在刘琼的影响下成为一名“爱与陪伴”的志愿者,通过几次实践,她被深深触动:“生老病死每个人都要经历,是人生的大事,而我们似乎只重视生,忌讳死亡,回避死亡的问题,很多人到老了、病了就会感到恐惧、痛苦、不知所措。我要学好临终陪伴的技术,为家人和有需要的人服务。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服务今天的老人,就是呵护明天的自己。” 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挂职副会长陈琴告诉记者:“萍乡市红十字爱与陪伴老人呵护志愿服务队是一支非常有爱的志愿队伍,秉承着‘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就是爱与陪伴’的理念,在医院、养老院、社区等地经常性开展关爱老人群体志愿服务,用心用情呵护老年人,用高质量的专业陪伴服务为老年人带去关心和快乐,用公益的力量助力健康养老事业,是我市志愿队伍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力量,为建设美好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昭萍大地得到生动展现。” 安源区佳满养老院(医养结合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