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东科技、高速达数码等一批“5020”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我市;联锦成科技5G通信电源电子科技园、巴特威新能源科技锂电池生产线项目三期等项目接连建成投产;在今年9月公布的江西省2019年度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我市得分位列全省第二……
在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背后,是我市全力以赴稳增长,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强大决心与动力。今年以来,我市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迅速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好转,经济稳步回暖。
招商引资集聚发展新动能
疫情之下,我市招商引资不“掉线”。
2月21日,安源区以网上“屏对屏”方式,集中签约5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20亿元,涵盖了高端复合材料、信息技术、养老、现代农业、医用卫生材料等多个领域。今年2月份正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我市逆势而上连续开展多项网上招商引资签约活动,这是我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创新举措。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面对今年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我市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利用商务微信公众号、招商微信群等多种渠道,高频次、大范围进行招商引资“云推介”,广泛捕捉招商线索。开启“不见面”招商模式,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与客商沟通,采取视频互动交流、在线答疑解惑的方式,在线推介投资环境、重点产业,与客商“屏屏见面”签约项目。前三季度,全市签约招商项目316个,总投资1173.9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5个,占比68.0%。
安源区与杭州阔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成功引进了投资2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电控总成项目;莲花县与华金润集团有限公司签约,成功引进了投资37亿元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聚力“招大引强”,前三季度,我市共引进“5020项目”14个,其中50亿元及以上工业项目2个。
压实责任跑出建设“加速度”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到处一派火热繁忙、风生水起的建设新气象。
总投资22亿元的江西利峰新建高压电瓷生产线项目是芦溪县上埠镇引进的“5020”省级重点项目。作为芦溪县规模最大的电瓷企业,利峰电瓷项目原本计划要两年时间才能建成。而今年1月签约后,2月就开始正式动工,7月点火试生产,公司从签约到投产只花了短短6个多月时间。
利峰电瓷项目能快速投产,与当地政府实施项目建设挂图作战、观摩倒逼、动态督查的工作机制分不开。在项目落地初期,当地政府安排专人专班,在一个月内为企业办好了相关证照,并且提供24小时保姆式服务,不仅将各级优惠措施落到实处,还针对疫情期间的用工难、物流运输难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解决。
项目建设要“快马加鞭”。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年”行动,加快项目复工开工,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2月24日,全市在建的省大中型项目、省重点项目全部复工,项目实物工作量连续数月稳居全省前三。前三季度,我市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近15亿元,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52.11亿元,全市251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85.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9.1%。
减负降本洒下惠企“及时雨”
税款“减免缓”、缓缴社保费用、减免企业房租……一系列减负降本的政策红利如同“及时雨”,极大缓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带来了严峻考验。江西省艾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实验室设备生产、安装的公司。受疫情影响,公司曾一度面临销售业绩不佳、订单延迟、经营成本增加等难题。
正当企业一筹莫展时,政府主动上门“一对一”辅导使用税费优惠政策,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推送税收优惠政策解读‘礼包’,还帮助我们享受增值税减免2万元,非常时期真是非常给力。”公司财务负责人刘雄说,多亏了政府关键时候伸出援手,企业才能转危为安。
艾迪生物科技只是我市企业享受减负降本政策的一个缩影。
疫情期间,我市认真落实“工信部20条”“省20条”等惠企政策,出台市“十二条”和相关政策解读,成功争取一大批企业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企业以及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享受贷款利率优惠、贴息支持和税收政策。同时,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非高耗能大工业、一般工商业企业电费统一按95%结算,为企业降低用电、用气等成本1.2亿元。
生产在恢复,信心在增长,数据是最好的佐证。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86.36亿元,同比增长2.0%。接下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将持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奋力实现进位赶超,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