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顶景区的白鹤峰、古祭坛、高山草甸到云顶景区的星空栈道、帐篷营地、天空之境,景区景点串珠成链;从看山看水到玩山玩水,“旅游+”融入“诗与远方”的每个角度;从周边客源到辐射全国;从门票经济到全域旅游,成果共享致富一方百姓。如今的新武功,听是一首歌,看是一幅画。
日前,记者就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近年来围绕“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的目标,实现景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对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李水清进行了专访。
今年1月8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发布,萍乡市武功山景区被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市获评的首个5A级旅游景区。“十一”黄金周过去不久,萍乡人的朋友圈就被一条消息刷屏——“截至2020年10月6日上午11时,萍乡武功山景区门票、索道票收入再次实现双破亿!”面对景区喜人的成绩,李水清表示,战果确实来之不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1月25日至2月19日,武功山景区暂停开放26天。自2月20日开放以来,景区积极克服疫情对旅游业的不利影响,着力打好了一套疫情防控和景区安全有序开放的组合拳。一方面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扎实做好景区有序开放、有效防控,“五一”期间省长易炼红点赞“武功山安全有序”,以绝对安全的旅游环境吸引广大游客。另一方面开展消费“组合拳”,陆续推出了全国参与“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免门票、江西游客免门票、抖音门票秒杀等系列优惠活动,有效刺激了客源市场,成为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游客量由负转正的景区。
“随着武功山的发展,一系列令人欣喜的连锁反应随之而来——大批青年回乡创业。”李水清介绍道,“2016年起,我们就在农村实施了‘筑巢、温暖、阳光、育苗’四大工程。其中,筑巢工程自实施以来,已投入近4000万元,新建和改造村级活动场所;同时打造了10多个创业平台,这些年已经有100多人入驻,成为武功山建设发展的新力量。”
主景区发展势头迅猛,山下文章做得如何?李水清说,近年来,景区加强了特色小镇建设,温泉小镇、熙谷小镇、户外小镇等系列特色小镇让人耳目一新;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质,全面改造提升了石溪、茅店、桂花等一批较为成熟的乡村示范点。如今,郊外踏青、果蔬采摘、高端民宿、民俗体验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春赏花、夏避暑、秋登山、冬沐泉”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已初步形成。这些都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积蓄了强大势能,每年为当地带来直接和间接经济收入20多亿元。贫困村槽下村、龙王潭村等等纷纷依托“避暑经济”高质量脱贫,老百姓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谈及武功山产业发展,李水清自豪满满。他说,近年来,一大批重点项目在武功山落地,取得长足发展,旅游业态初具规模,为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投资4.2亿元的花漫里旅游小镇和投资2亿元的沁庐香居已完成主体工程,即将开业;投资1.2亿元的云上花开高端民宿酒店已经营业;“天空之镜”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同时,云天大厦、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二期、星空客运索道建设、金顶索道提升改造等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景区整体功能更加完善、产业业态更为丰富、产业链条更加深长。
对于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后5A时代的发展,李水清表示,将内抓基础、外塑形象,继续擦亮“帐篷文化”这一“特色IP”,向着“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奋进,真正将武功山打造成为露营的天堂、观景的圣地、休闲的乐园、放飞心情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