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5年,我国首份《国民视觉健康报告》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5岁以上人群中,近视和远视的患病人数约有5亿,近视人数在4.5亿左右,相当于每3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患有近视。根据该报告,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预估增长到51%,患病人口将达7亿。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身边的“小眼镜”越来越多,学生近视年龄趋向低龄化。我市青少年近视的情况如何?又该如何做好预防?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市医院眼科医生王红平正在为就诊的孩子检查眼睛 家长担忧孩子近视加深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儿童精细作业越来越多,许多家长反映,不知不觉中孩子就出现了近视。在采访中,许多家长表示很苦恼,但又觉得无可奈何。 “今年女儿读五年级,从三年级开始戴眼镜,现在度数还在增加,真担心进入初中和高中后,眼睛越来越近视。”市民余女士一脸担忧地说,她女儿读二年级的时候,看黑板有重影,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戴眼镜,以缓解度数的加深,但随着作业量的增加,度数也在不断往上涨。“现在严格控制她写作业和看书的时间,每周定期安排户外活动。” 近视不仅给孩子的运动带来麻烦,而且影响学习,长远来看也会给他们将来的就业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对家长来说,更加担心孩子会不会发展成高度近视。11月4日,记者在市医院眼科门诊,看到文女士正带着5岁的儿子来就诊,她告诉记者说:“我和他爸爸都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的概率非常高,所以平日里特别重视孩子的眼睛健康,孩子3岁起每年都会来检查,两年来视力保持得还可以。” 青少年成眼镜大军主要群体 现在青少年戴眼镜的比比皆是,学生已经成为眼镜大军的主要群体。“班上有48个学生,大约四分之一的学生戴眼镜。”在城区一所学校任教的刘老师说,目前这批学生,她从一年级开始带,现在已经升至六年级,一年级的时候,班上没有一个近视的,二年级有两三个,三年级有五六个,到了六年级有十多个,近视的学生明显增多了,度数也在增加。 “一眼望去,齐刷刷全是眼镜,不戴眼镜都是班上的‘稀有物种’。”高二学生吴建军告诉记者,他们班上有60名学生,其中30多名学生上课时需要戴眼镜,要不然完全看不清黑板,他作为班上为数不多不戴眼镜的“珍宝”,感到很庆幸。 对于已经患上近视的学生来说,生活和学习中确实存在诸多不便。“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戴眼镜,现在有6年时间了。”初三学生贾毅军略带难过地说,运动时不能太猛烈,冬天吃饭时眼前一片雾,还时不时被人嘲笑“小四眼”,近视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在,从小怀揣的空军梦也化为了泡影。 医生提醒近视治疗重在预防 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依赖、课业负担繁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视的发生率正在不断攀升。市医院眼科医生王红平告诉记者,近视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他接触年龄最小的患儿大约3岁,主要是因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导致。一二年级相对较少,三年级开始明显增多,随着年级越高,患近视的青少年越多。引起近视的主要原因是遗传、环境和营养。如果父母是高度近视或者是后天形成的近视,孩子患近视的概率比较高。各种社交软件、游戏的流行,使青少年越来越多地沉迷于电子产品,导致近视。此外,饮食不均衡,偏食、挑食同样是诱因。 近视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眼轴一旦被拉长就无法再恢复。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法,都只能矫正视力而非治愈,所以说近视防治重在预防。王红平提醒广大青少年,不正确的坐姿会增加发生近视的风险。控制学习和玩游戏的时间,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盯着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屏幕,会给眼睛带来伤害。要在柔和的光线下看书学习,或强或暗的光线,对眼睛的损害非常大。多看绿色植物,缓解眼部疲劳。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使眼睛的调节肌肉得到松弛。注意营养补充,多吃蔬菜水果。 王红平告诉记者,对于前来就诊的青少年,他总是会叮嘱家长注意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可是大多数的家长都表示孩子除了上课,下课后还要参加许多补习班,实在没有时间去参加户外锻炼。对此,家长表示很无奈,现在的升学压力很大,许多孩子在三四年级就开始参加补习班。由此看来,预防和减缓近视的发展,不仅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家长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近视的发生率。 率先启动青少年视力保护项目 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一位。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2018年11月,市医院在全市率先启动青少年视力保护项目,为全市中小学生进行免费视力及视功能普查,为学生建立眼健康档案,并开展各种眼科健康知识宣讲,提升眼睛健康保护意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市医院眼科开拓创新、先行先试,成功创建了眼科健康档案,开辟了屈光手术、学生档案、社区档案、医院档案栏目。建档后,只要参加了市医院眼科的眼科筛查,或主动到市医院就诊,眼睛健康数据即可自动保存在眼健康档案中,随时随地可查阅眼睛健康数据指标,以便长期追踪关注眼睛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