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5年被评为江西省全面依法治省优秀地市,安源区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区,芦溪县获评“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市司法局、市供电公司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自“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我市牢牢把握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法治萍乡”创建这一内核,打造了一批普法依法治理品牌,选树了一批普法教育先进典型,全市公民法律素质明显增强,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抓机制强保障厚植法治根基 市委、市政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市“十三五”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出台和作出萍乡市“七五”普法《规划》和《决议》,不断提高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市各级成立了全面依法治市(县、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组建“法德讲堂”普法讲师团、普法联络员队伍和“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队伍,普法机构不断健全,普法队伍全面加强。全市有效形成集“清单化”管理、“全域化”推进、“常态化”督查、“精准化”考核为一体的制度保障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七五”普法开展以来,我市打造“法德讲堂”500余家,累计授课2800余场,受众超过6万人次;将普法工作植入“三八”妇女节、国际禁毒日等29个重要节日宣传,以“权威声音、主流价值、司法行政特色”运行普法微信群,点对点为百姓提供身边法治动态;打造安源区里善村法治乡村阵地等500余个精品法德文化阵地,喻法于景、润法于民,形成遍地开“法”景象;将法治文化融入楹联、剪纸、春锣等传统艺术形式,一批具有区域特色、“有意思有意义”的法治文化品牌初步显现;以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大家熟悉的身边楷模杨斌圣为原型的采茶戏《有事找老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抓关键强引领增强普法实效 推进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必须抓好关键人群的带动作用。我市紧紧抓住领导干部、青少年等重点群体,用“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进而推动全民守法用法。连续5年举办市县两级新任领导干部任前考法,覆盖325名县级、460名科级干部,“凡晋考法”萍乡品牌走在全省前列。把法治教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法治实践活动2000余场次。培养普通“法律明白人”16万余人,积极参与法治宣传、化解矛盾纠纷、管理社会事务、引导法律服务,其中,湘东区将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与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结合打造,被誉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江西实践成果。坚持以普法先进典型引路,激励集体与个人创先争优,5年来,涌现出全国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全省十大法治人物阳昌绍,“中国好人”夏云剑等系列模范人物,打造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6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1个,萍乡三中、萍钢中学等5所学校被评为“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抓实践强服务提升法治水平 为更好地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我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稳步推进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精简执法机构11个,精简率68.8%;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将30个市直部门和112个县(区)部门纳入“双随机、一公开”平台管理,推进“两法衔接”工作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落地落实。 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法律服务提质提速。我市积极推进法院系统诉源治理,挂牌成立全省首家志愿调解中心,全力打造“调到家、法入心”的志愿调解品牌。今年以来,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调解各类民间纠纷4490件,调处成功4379件,调处成功率97.53%。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组织开展免费企业法治体检400余次,进一步提高企业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法治保障;经济社会建设,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平安福祉,离不开法治守卫。在“七五”普法收官之际,“法治萍乡”这张名片正越擦越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