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工兵王”王耀南传奇

2021-1-4 14:5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在安源煤矿当童工王耀南,出生于上栗县上栗镇胜利村一个鞭炮世家,祖孙三代靠替人加工爆竹谋生,家境比较贫困。王耀南聪慧好学,刚满8岁就掌握了做爆竹的工艺,接着就学习配制炸药。因为爆竹需要炸药,炸药全靠手工 ...

在安源煤矿当童工

王耀南,出生于上栗县上栗镇胜利村一个鞭炮世家,祖孙三代靠替人加工爆竹谋生,家境比较贫困。王耀南聪慧好学,刚满8岁就掌握了做爆竹的工艺,接着就学习配制炸药。因为爆竹需要炸药,炸药全靠手工配制,是做爆竹的一项危险技术,一般人都不敢配制。王耀南胆子大、心细,父亲向他传授了这门技术。后来,父亲随祖父到安源煤矿做了井下爆工,因为工钱较多,又带刚满10岁的王耀南到安源煤矿当了一名童工,工种也是井下爆工。由于在家乡学习了配制炸药的技术,他很快就掌握了井下坑道爆破本领,并成为一名能手。王耀南不仅工作出色,而且积极上进。1922年,刚满11岁便参加了中国第一个儿童团——安源儿童团。同年9月,带领儿童团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9月初,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安源,领导和部署秋收起义。根据安源军事会议的决定,安源路矿的矿警队、工人纠察队、爆破队和萍乡、安福、永新、莲花、醴陵等地的农民自卫军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9月9日举行起义。消息传开,安源矿工积极准备,王耀南也非常高兴,劲头十足,盼望着起义的这一天。

据王耀南后来回忆,大概是9月初的一天,他正在矿井下装炸药准备爆破,矿工杨明将他拉到僻静的地方,悄声说:“你赶紧想办法弄炸药、雷管,越多越好。”王耀南见杨明要炸药,便说:“你也想炸鱼吃,快别干那个了。”杨明连忙解释说:“不,是造‘洋蕌古’,炸反动派。”“洋蕌古”,就是把炸药用铁皮或布包在一根尺把长的撬杆上,里面装上雷管、导火索,这是安源工人为了自卫创造出来的一种类似于手榴弹的“土炸弹”,曾炸得敌人闻风丧胆、叫苦不迭。王耀南一听杨明要炸药是为了造“洋蕌古”向反动派讨还血债,立即答应了杨明的要求。于是,他想办法在爆破施工中节省些炸药火具留着用。同时,他还发动共青团员一起秘密筹集炸药火具,并把筹集到的炸药火具用油纸包好,分别藏在废巷道的缝隙中,然后,秘密送到杨明的手里。

秋收起义的日子临近了。1927年9月8日,杨明通知王耀南和几个搞爆破的工人到张公祠老火车站附近集中。原来,参与筹集炸药火具的20多个爆破工和矿上其它有专业特长的年轻工人近60人,正式组编为参加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在张公祠老火车站,二团团长王兴亚站在一个坡地上,宣布正式组成爆破队,由杨明任队长,王耀南任副队长。从此,王耀南这个在安源路矿度过全部童年的矿工,光荣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的一员,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

参加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这天,正值中秋节,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在安源正式宣布起义,晚上攻打萍乡。二团爆破队由三个小分队组成,分成两路,三小分队由杨明带领,经三合桥绕到萍乡城西南面;二小分队由王耀南带队,经花冲前进到萍乡城东的小山上,正准备采取行动的时候,突然城楼上响起了炮声。原来杨明带领的一个小分队已经混进城内,而敌人早有防范,并增加了兵力,火力十分凶猛,而我方攻城的主力部队又未赶上来,结果只好退出来。由于过早暴露了攻城的意图,王耀南带领的爆破队也失去了攻城机会。后来,团长王兴亚带领大部队赶到,听取了杨明和王耀南的情况汇报后,决定围城强攻,并要爆破队把所带的炸药火具和“洋蕌古”全部交给攻城部队,然后迅速赶回安源制造“洋蕌古”。王耀南和杨明带领爆破队赶回安源,就到安源路矿的机械修理厂造起了土炸弹“洋蕌古”。

9月12日,正当王耀南他们赶造“洋蕌古”的时候,团部派交通员送来通知,要他们到修水县去找师部。爆破队60多人立即带着制造好的“洋蕌古”和十几条长枪,连夜冒雨出发。大家你挑我扛,生怕少带一点。由于带的东西多,加上赶路很少歇息,到老关时大家已累得腰酸脚痛。在老关休息一晚,第二天清早继续前进。沿上栗东峰界、黄茅、双康、石鼓山于15日到达高排,并在高排休息了一天。16日下午,爆破队突然接到上级通知,不要去修水,改到浏阳附近的文家市集中。这样,爆破队又连续行军两天,于18日晚上抵达文家市。

身经百战的“工兵王”

经过艰苦转战从四面八方来到文家市的工农革命武装1500余人,聚集在文家市里仁学校的操场上,等候接受新的任务。在当时,尽管起义部队也打了几个胜仗,攻克过醴陵、浏阳、白沙市等一些城镇,但由于敌强我弱,加上起义部队刚组建不久,战斗经验不足,部队蒙受了重大损失。一团由于混入起义部队的邱国轩部叛变,在攻打长寿街时腹背受敌,被迫撤出了战斗。二团在浏阳陷入优势敌人重围,受到惨重损失。三团也有不少伤亡,在这种情况下,起义部队的情绪受到很大影响。许多参加起义的农民看见了战场的伤亡,产生害怕情绪,离开了部队;还有一些负责同志看见打了败仗,产生畏难情绪也不辞而别;还有一些意志不坚定者,中途开了小差。造成起义部队减员很大。王耀南,虽然年纪较小,但他从小吃过苦,既当过农民,也当过工人,经过在农村和工厂磨练,有较好的素质,阶级立场稳,革命意志坚定。他面对失败和挫折,没有动摇过。当他聆听了毛泽东的重要讲话后,更是宽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加坚定了革命胜利的信心。

文家市会师后,爆破队沿桐木、芦溪、莲花、九坡,边行军,边战斗,边发动群众,于9月29日到达江西永新三湾村。当时,由于连续行军、作战以及疾病、饥饿等侵袭,部队减员很大。对此,毛泽东采取果断措施,对起义部队进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编,把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即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下辖一、三两个营,每个营三个连,加上原来的特务连共七个连。还成立了军官队、卫生队等。爆破队近60名同志,也在这次改编中分散到了各个连队,杨明被编入三连当排长,王耀南被编入一连一班当班长。经过改编,起义部队虽然只剩下一个团,但这些指战员都是经过战斗和艰苦环境考验的坚定革命者,人虽少,却精悍很多。毛泽东还果断地采取了一些革命措施,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首次在军队中建立起党的各级组织,班有党员,排有党小组,连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经过这次改编和整顿,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1928年8月,王耀南参加黄洋界保卫战后,升调特务营任排长。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红一军团组建工兵连,王耀南调任第一任连长。此后,王耀南先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身经百战,功绩卓著,被誉为“工兵王”,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的创始人之一。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八一勋章、二等红星奖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