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劳动监察部门的同志帮我们讨薪,非常不容易,这不仅是我们农民工家庭的生活保障,也是我们的尊严,更是整个社会弱势群体的希望。”45岁的农民工陈宜华和工友们手里攥着期待已久的26.7万元工资说。近年来,萍乡经开区坚持预防为主、追讨结合的工作思路,主动完善工作机制,先后通过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坚持一站式维权服务、实施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常态化管理等措施,走出了一条治欠保支的新路子。 击中“痛点”强力推进重点领域“治欠”工作 “一直以来,工程建设领域是拖欠民工工资的多发性领域,绝大部分拖欠民工工资的案件发生在建设领域且拖欠金额大,涉及人数多。”萍乡经开区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邓金海告诉笔者,陈宜华的欠薪根源,正是建筑工程层层转包所引起。针对这一现状,萍乡经开区采取了安排资金、应急周转,全面排查、防范在先,问题导向、重点督查,及时受理、稳妥化解等举措加以应对。 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机制,可以说是萍乡经开区“治欠”的一大特色。据悉,该区在制定和完善各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基础上,区财政专门安排了拖欠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50万元,主要用于在用人单位欠薪逃匿,拖欠工资时间较长、金额较大、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从应急周转金中垫付一定款项,解决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生活费、交通费等临时困难,确保拖欠农民工工资突发性、群体性案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控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萍乡经开区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隐患摸底大排查时,坚持做到“三个不放过”,即清欠问题没查实的不放过,问题没处理的不放过,欠款没到位的不放过。监督用人单位按时足额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发放工资。此外,萍乡经开区在实施全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到各级各部门目标考核体系之中。 直面“难点”严肃查处涉嫌违法犯罪行为 “建筑业吸纳的农民工均为流动的劳动力,来源较广,成分比较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变动频繁,农民工管理成为企业的一大难题。近几年,经开区劳动保障监察局加强指导,帮助企业不断完善农民工信息管理制度,防止农民工劳动纠纷和讨薪上访事件的发生。”江西印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桦感慨地说。 在江西印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项目部,笔者看到了一份农民工管理总体流程图,包含了全过程监督工资发放、实名制动态管理、分级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参加工伤保险等多项内容。 “对存在违法行为,侵害农民工权益的案件我们坚决查处,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数额大、时间长、逾期不补发的,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对恶意拖欠、老板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的案件,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对多次发生拖欠民工工资的企业,一律曝光惩处列入黑名单。”邓金海言语中体现出经开区依法查处欠薪者的坚定。 据统计,2017年以来,萍乡经开区积极构建劳动保障监察与住建、公安、交通等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合作体系,坚持防欠与清欠相结合,多措并举,着力规范工资支付行为,采取专项督查、曝光典型案例、建立欠薪台账、约谈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等多项举措,农民实名制达到3200余人,实名制管理覆盖率97%以上。2018年移送公安机关并立案的欠薪案件2起,涉及农民工50余人,涉案金额19万元。全区共缴存农民工工资保障金1639万元,追讨农民工工资1534万元,建筑领域工资案件投诉同比下降了35%。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未接到一起投诉案件,治欠保支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清除“堵点”系列工作制度为“治欠”撑腰 经开区打击欠薪案的“底气”,来源于该区建立的一套高效的领导工作机制。近年来,萍乡经开区重点清除制度改革的“堵点”,建立了定期研究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制度。为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区里相继出台了《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治理农民工资拖欠问题实施细则》《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应急周转金管理办法》《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拖欠农民工工资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性文件,建立完善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工资发放实名制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了定期研究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制度,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大案、要案督办制度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机制的健全,使该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从制度上得到了切实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对涉及重大欠薪案件,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和批示,区纪工委、区委督查室、区民生局主要负责人带队进行督办协调,社会工作管理局、住建、公安等职能部门积极协同,形成了防欠清欠的高压态势,确保治欠保支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