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完备的消防设施、规划有序的停车位、明亮宽敞的楼道、畅通无阻的消防通道……走进经开区金陵小区,曾经的老旧小区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我市将消防安全整治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小区改造祛除居民“隐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部分老旧小区由于年代久远,消防基础配套设施落后,电气线路老化,这些隐患成为居民心中的“隐痛”。 “建筑物密集、消防通道狭窄、居民私拉乱扯电线,都是老旧小区的消防安全隐患。”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张海峰说。长期以来,在一些物业管理不善的老旧小区,消防安全不被重视,纸箱杂物堆满楼道、随意停放电动自行车等情况屡见不鲜。 为整治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顽疾,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托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提请党委、政府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其中,并印发《全市老旧社区改造消防设施“补短板”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畅通生命通道、电动车专项整治、微型消防站建设等工作,清除了老旧小区的消防安全隐患。 截至1月10日,我市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6个,新增市政消火栓378个、室内消火栓1670个、室外消火栓2246个,更换灭火器、应急灯、疏散指示标志2.5万余个,微型消防站建设实现了全市小区、社区全覆盖。 创新机制畅通“生命通道” “小区经过改造环境变好了,消防通道畅通了,这里比以前安全多了。”在金陵小区住了20多年的汤树谷,见证了小区从过去的“脏乱差”变成现在的“白净美”。 据统计,超过70%的老旧小区建筑基本丧失抵御火灾的能力。以吕家冲社区、联建小区为例,这两个小区年久失修、设施陈旧,私家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还居住了不少老人。小区一旦发生火情,救援车辆无法迅速到达,这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会造成极大威胁。 为着力解决“生命通道”堵塞问题,我市探索出台“消防+交警”工作机制,通过宣传引导、通报曝光、联合执法等手段,集中整治小区私家车乱停乱放。市、县财政编制专项预算800余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改造,对所有小区进行集中划线。 截至1月21日,我市开展小区内消防通道整治600余次,发现隐患1362处,电视台曝光问题34次,整治堵塞通道车辆785辆,消防机构联合交管部门处罚25次。 针对不配合的小区业主,市消防救援支队利用主流媒体、官方“两微一抖”公众平台,曝光典型案例,引起广大群众关注,有效解决了消防通道堵塞问题。 多方发力推进规范化管理 一根充电线从十几米高的居民楼窗户牵出,给楼下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这样的充电乱象经常出现在各小区。 “由于小区没有充电桩,住户要么把电动自行车推到楼上充电,要么从楼上牵线到楼下充电。”市消防救援支队监督管理科科长曾庆松说,这些做法极易引发火灾。在老旧小区消防设施升级改造过程中,我市已在小区建成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装置277处。 “老旧小区整改完成后,很多消防设施都需要靠人来维护。为此,老旧小区的每栋楼都设了楼长,他们平时主要负责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楼道内是否有堵塞现象等。”吕家冲社区党委副书记范玮说道。有的小区还制定了《居民防火公约》,小区每天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建立巡查记录,确保灭火器材、消防设施、消防安全标志等完好有效,落实专人开展检查保养,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节假日,消防员还走进老旧小区,开展入户式宣传和体验式培训,向居民讲授安全用火用电、预防火灾、扑救初期火灾、逃生自救等消防知识。 “老旧小区的火患整治,需要多方发力,齐抓共管。既要与治安、房管、水利、民政、城管等多个部门单位协同联动,还要有效调动物业公司和小区居民的积极性,形成群众自查、自理、自治的机制,真正让安全常伴我们的幸福家园。”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邹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