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萍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式现场 3月24日上午,萍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式上,简练务实、暖心提气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八个聚焦”为重点的20件民生实事,同时落实好省政府确定的51件民生实事,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两会热词”每年都有,每年都有新变化。这些热词,既是现实的反映,也是民意的期待,更是民生的寄托。透过“两会热词”,我们不仅可以体味民生的向往,聆听社会发展的声音,也可以立好标杆把准前行的方向。透过“两会热词”这个民意窗口,我们也可以感受民生期待的新时代新变迁。在延续历年的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时,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多新看点,句句关乎国计民生。两会暖心话让人印象深刻。两会派发的民生礼包,分量很足,含金量很高! 县道升级改造30公里,乡村道拓宽改造100公里,危桥改造30座;完成创业培训51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000万元;对70个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惠及居民不少于35000户;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79元,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企业军转干部等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财政补差水平……这些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礼包迅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当政府工作报告经过公开,一系列民生讯息接踵而来。纸张虽薄,却厚重如山。这些新词的背后是施政新思路、新方向,也是2021年政府工作重点。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真金白银的利好政策,让政府工作报告通篇洋溢着浓浓的民生气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民生热点、焦点、难点,一系列惠民政策让百姓感到温暖和振奋,为百姓幸福感不断“加码”。 14000多字,40余分钟!民生礼包不仅要多多益善,更要实实在在!今年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五年新跨越”决胜收官之年。 为百姓幸福感不断“加码”,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提了109次、“发展”提了101次、“产业”提了71次、“企业”提了45次、“项目”提了35次、“改革”提了29次、“创新”提了27次、“生态”提了22次、“改造”提了21次、“农村”提了20次、“保障”提了18次等都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事都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真正诠释了“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一个个民生礼包才能在全面发展中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实打实的获得感。有温度的政务服务不仅能让百姓办事舒心顺意,更是一个地方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收获企业和群众普遍点赞,更擦亮了萍乡政务服务“金字招牌”。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细细翻一翻这本厚重的“民生大礼包”,不难发现,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项项有温度的民生改善举措,涉及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数可喜的变化发生在群众的身边。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