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家的女儿找了份好工作呀。”在莲花县路口镇丰施村,谈起贫困户刘乐元的女儿刘江晓,村民们都忍不住夸赞一番。今年23岁的刘江晓去年从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进入了国家电网萍乡供电公司工作,令人称羡。她的母亲江丙兰告诉记者,女儿能有今天,除了有其自身的努力,扶贫干部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刘乐元一家于2016年建档立卡,妻子江丙兰有腰伤劳动能力有限,一家4口全靠刘乐元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生活。“家里两个孩子都在读书,我们根本负担不起。”江丙兰说,“扶贫干部了解情况后,给我们带来了教育扶贫的好政策。”按照政策,江丙兰当时读高中的儿子和读大学的女儿每年分别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教育助学资金2000元和5000元,极大地减轻了家庭负担。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强教。作为帮扶单位的市房管局积极引进了城北地产教育基金会,全程资助像刘江晓这样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同时将丰施小学纳入基金会的“助优助教”学校进行帮扶。通过教育扶贫,丰施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为“零”,因贫困上不了大学的学生为“零”。 教育扶贫是根本,产业扶贫是基础。为了给贫困户增收,2017年丰施村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和市房管局所筹资金共计30万元,投资建设了养猪场。按照计划,前3年养猪场的15万元分红部分用于补贴贫困户,剩余归作集体经济。在丰施村,还有一座中药材及果木基地,种植了栀子花、杨梅等经济作物,不仅为贫困户带来了收益,还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问题。另外,贫户们每年还能从村里筹建的光伏发电基地中获取收益近6000元。 “近年来,村民不仅收入提高了,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村支部书记蔡晓媛告诉记者,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如今丰施村做到了出门50米内太阳能路灯100%到位,入户水泥路100%到位,贫困户厕所改造100%到位。去年夏天,丰施村旱情严重,村民饮水困难,帮扶干部和帮扶单位紧急协商,筹建了一口“利民脱贫井”,保障了全村用水。此外,村里的危房也全部拆除,村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2016年,刘乐元就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申请了危房改造,如今他们一家已经从漏雨的破瓦房搬进了宽敞的新居。 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丰施村的贫困户逐渐坚定了脱贫攻坚的信心。“扶贫干部来了以后,开展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我们非常感谢他们。”贫困户刘江民激动地说,“我们贫困户不能等、靠、要,也要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好的生活。” 据了解,作为贫困村,丰施村已按期实现“摘帽”,村里61户贫困户成功脱贫。“脱贫不脱政策。”丰施村第一书记李昌许表示,接下来扶贫干部将继续在村里扎根,为脱贫攻坚工作持续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