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经开区大地,一场惠及民生的文化春雨正悄然滋润着这里的城市和乡村。看,平坦开阔的文化广场上舞姿翩翩,神采飞扬;听,宽敞明亮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琴声悠悠,欢笑不断;闻,整洁安静的农家书屋里书卷清香,墨香四溢……自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经开区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要求,聚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便利化,在提升文化民生幸福感和获得感上精准施策、联合发力,努力打造20万经开区百姓的幸福精神文化家园。 完善城乡文化设施 傍晚时分,灯光通明的田中村文化广场上如约响起广场舞音乐,很多村民吃过晚饭后,都会自发聚集到这里跳舞,在欢畅轻快的旋律中一扫白天劳作的疲劳。李自林是村里广场舞队伍的发起人,她见证了这几年来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所带来的变化:“以前村里没有一块像样的场地,文化活动搞不起来,大家只能看看电视、打打牌消磨时间。现在政府给我们建了这么好的文化广场,音响灯光都配齐了,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来这里跳舞健身、聊天散步,非常开心。”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经开区着力加强重点公共文化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奥体中心、影院、佳禾书城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积极拓展聚龙体育公园、翠湖公园、田中湿地公园等文体活动场地。与此同时,该区坚持资源与服务下移,投入150余万元资金用于全区29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改扩升级,并配套建设文化广场,打造集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文化阵地,将文化的“触角”延伸到城乡的每个角落。 配好民众文化大餐 “今天的演出很好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节目,更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知识的机会。”3月12日,在凤凰山社区举行的科普宣传文艺晚会上,观众李女士欣然称赞道。这场以“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为主题的文艺演出,除编排了舞蹈、花鼓戏、说唱等传统文艺节目外,还有由航模运动协会带来的航模飞机展示和航模特技飞行表演。 在打造好“十五分钟文化服务圈”的基础上,经开区文化部门致力于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投入,为百姓送上一道道品质精良的文化大餐。据统计,2018年全区共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巡展巡演、文艺培训、普法教育等各类活动60余场次,举办各类全民阅读、节日庆典、舞蹈健身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00多场,送戏下乡25场,送电影下乡200余场,送书下乡3万余册。 建强民间文艺队伍 “春锣一打响连天,我给大家作宣传。党中央,察民情,及时施政抓扶贫……”近日,横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锣鼓声声、热闹非凡,“丹桂飘香文艺队”正在这里紧张排练。这支由村民自发组织的文艺队伍自成立以来,不断吸纳聚集唱歌、舞蹈、器乐、编剧等文艺特长人才,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唱响着新时代文化繁荣主旋律。 该区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化发展这一主题,为每个村(社区)配备专职、兼职文化管理员,大力培育了一批特色文化团队和特色文化能人,真正做到“设施有人管、活动有人办、创作有人才、培训有骨干”。全区目前共有群众自发性文艺团队超过20支,骨干人员超过300人。下一步,该区文化主管部门将整合民间文艺团队资源,建立分类管理的民间艺术人才档案资料库,牵头成立民间艺术自治组织,选拔文艺骨干组建高水平的群众文艺演出团队,编排高质量的文艺节目并组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巡演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