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二):毛主席夜宿安源

2021-6-21 13:50|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摘要: 编者按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之一。萍乡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重温发生在萍乡革命老区党史中的重要事件、重要 ...

编者按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之一。萍乡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重温发生在萍乡革命老区党史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传承好红色基因,践行好安源精神,我们开设《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专栏,每天刊发一篇萍乡党史故事。

本栏目由人民日报社江西分社和中共萍乡市委宣传部组织,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中共萍乡市委史志研究室、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承办,栏目内容由中共萍乡市委史志研究室审定。敬请关注。

今天我们刊发《党史中的萍乡故事》第二篇:《夜宿安源》

1921年12月,毛泽东同刚从法国留学回国的李立三(当时名隆郅)以及湖南劳工会交际部干部张理全、湖南一师附小教员宋友生一起到安源考察。

为了找到比较合适的食宿处,毛泽东等人从街头走到街尾,又从街尾走回街头,最后挑中了设备最简陋、价格最便宜的刘和盛饭店。饭店右边是柜台,出售一些小食品;左边是餐厅,仅有的一张八仙桌上放着一个筷篓,旁边摆着一盏昏暗的小油灯。

毛泽东走到饭店前,迎面看见一位憨厚善良的老人正在收拾餐具,心想这大概就是饭店老板吧,于是便问:“老板,请问贵店还有客铺吗?”

“有啊,有啊,”刘老板见他们是外乡人,便热情地招呼道,“先生,里面请。”

毛泽东一行走进饭店,只见里屋有三个铺位,都是由两条长块铺板搭成的,上面铺着稻草垫子和草席。老板临时从阁楼上抱来三条灰不灰、白不白的家织布蓝印花被子,三张床上各放一条。

宋友生见只有三个铺位,便对张理全说:“理全,我们俩睡一床吧,这样暖和些。”

“今天就只好委屈二位,让你俩暖和暖和啰。”毛泽东笑了笑说,

“我看这样的小伙铺多是工人、农民来食宿,我们住在这儿便于接近群众,也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听了这话,李立三他们围了过来。

这时,街上已无行人。刘老板早将大门闩好,到后厅休息去了。毛泽东他们围坐在饭桌前,开始商议明天的工作。

张理全有几个学生在安源当机械工人,此前,他已和这几个工人取得了联系,《工人周刊》等书报也是毛泽东请他转给这几个工人的。抵达安源的第二天,张理全找到这几个工人,介绍给毛泽东、李立三认识。

几个工人很是高兴,领着毛泽东一行参观了总平巷、八方井、火车房等处。临别时,毛泽东邀请他们晚间到小伙铺坐一坐、聊一聊。

天刚黑,几个青年工人即来到小伙铺,他们吃惊地打量着:灰色的墙壁,伸手可抓到瓦;长凳和木板搭成的床,稻草上铺了一块灰不灰、白不白的床单,上面是兰花布套棉被。几个人相互看着,似乎在说:湖南学生运动的领袖和留过洋的先生就住在这?!

毛泽东、李立三高兴地请他们坐下,又是递烟又是泡茶。大家的拘束感很快消失了,海阔天空地聊开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