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纪念汉冶萍成立110周年】文侃:传承红色遗产

2018-11-5 10:3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文侃  记者龚婷  “安源工人运动红色遗产具有丰富而又独特的传承和保护价值。”10月24日,萍乡学院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成员文侃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阐述了安源工人运动红色遗产的价值,并提出了改进和创新这一红 ...

  文侃

  记者龚婷

  “安源工人运动红色遗产具有丰富而又独特的传承和保护价值。”10月24日,萍乡学院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成员文侃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阐述了安源工人运动红色遗产的价值,并提出了改进和创新这一红色遗产传承和保护路径的建议。

  文侃是萍乡学院商学院教授、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成员,从事安源红色文化研究已有20多年。该校于1993年设立安源工人运动研究所,专注于挖掘红色史料、传播红色文化,后更名为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萍乡学院校报还开设了“安源研究”专栏,刊发相关论文。据介绍,该栏目曾在全省高校学报栏目评选中获评优秀栏目。自研究所成立,文侃就开始了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并撰写了不少论文,发表在校报及其它学术刊物上。

  “作为早期中国工人运动红色遗产代表性样本的安源工人运动红色遗产,具有丰富而又独特的传承和保护价值。”文侃向记者介绍,安源工人运动红色遗产在生成时间上包括原生遗产和衍生遗产。原生遗产即安源工人运动期间生成并保存至今的文本、遗物、遗址、遗迹等。如毛泽东在安源的旧址和秋收起义安源军事会议旧址,大罢工谈判大楼和谈判签订的集体协议。衍生遗产主要是指运动结束后尤其是建国以来为总结、再现和宣传安源工人运动历史而撰写和创作并具有传承和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如:刘少奇1937年写给张闻天的一封关于总结安源工运中左倾错误教训的信,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等艺术作品。从属性来说,既有有形的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如各种遗物、遗址、遗迹等实物和场所;也有无形的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如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安源精神”等。同时,安源工人运动红色遗产还涵盖了一些相关的工业遗产,如盛公祠、总平巷、萍安铁路、株萍铁路等。无论从历史记忆、社会教化、精神传承、经济发展还是学术研究方面来看,安源工人运动红色遗产都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价值。

  “当前传承和保护这一红色遗产,首先应当坚定红色遗产的文化自信。”文侃建议,萍乡要打响“工运摇篮”品牌,营造遗产的“场所精神”。具体来说,可以考虑将整个城区都视为一个传承和保护安源工人运动红色遗产的“场所”,在其一些重要繁华路段设置展现和诠释安源工人运动“历史之最”和“安源精神”的雕塑、文化墙等景观。创造一批讲好“工运摇篮”主题的“安源故事”的文化产品,建立可进行情景再现的安源工人运动红色遗产体验馆,并设立相关的纪念日,定期举行具有群众性、仪式感的纪念活动。同时,他还建议,引入“文化线路”理念,构建红色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网络;开展其数字化的“文化换装”,启动相应的地方立法,以改进和创新红色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路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