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四十四):小西路武装割据

2021-8-5 13:03|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人民日报客户端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刊发第四十四篇《小西路武装割据》全文如下:《党史中的萍乡故事》第四十四篇《小西路武装割据》旧时,萍乡县城的城墙筑有五座城门,从这五座城门 ...

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

人民日报客户端

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

刊发第四十四篇

《小西路武装割据》

全文如下:

《党史中的萍乡故事》

第四十四篇

《小西路武装割据

旧时,萍乡县城的城墙筑有五座城门,从这五座城门出发,均有驿道与邻县相通,称作东路、南路、小西路、大西路、北路。其中,从小西门出城,经麻山、腊市、东桥镇、广寒寨等,与湖南省的醴陵、攸县相通,这一带即为小西路。

1927年9月秋收起义爆发。在萍乡小西路,中共萍乡西三区委配合秋收起义,举行萍西暴动。1927年9月10日晚,萍乡小西路农民在共产党员刘型的领导下,于东桥、排上、广寒寨、龙台等地举行暴动。一时间,成千上万农民群众高举工农革命旗帜和火把,扛着鸟铳、土炮,手执大刀、梭镖,进攻各地土豪劣绅的老窝,处决了20多名反革命分子和土豪劣绅。

秋收暴动后不久,中共安源市委和醴陵县委都曾在萍乡小西路的东桥、沸水一带发展党的组织,并逐步组织起农民游击队。1927年冬,醴陵县委在这里建立的党组织和以刘型为首的游击队,均被拨归中共安源市委所属小西区委领导。1928年1月,在萍乡靖卫队内当兵的共产党员、原安源工人颜云生、颜雨生等策动兵变成功,带了几支枪到小西路。此后,游击队扩充为游击营,由中共小西区委军事委员刘型任营长兼党代表。游击营在小西区各地活动,队伍逐渐扩大。遵照中共安源市委的决定,组成了工农革命军直辖第一团, 逐渐实现了小西路的割据。

东桥、排上一带通往县城必经一个小市镇——腊树下,这里驻有彭姓地主武装靖卫团,搜查过往行人,禁止小西路农民经过,甚至捉着东桥等地来的农民乱行枪杀,成了小西区割据发展的最大障碍。1928年1月30日,小西区工农军联合湘关区武装农民共五千余人,以梭标长龙等为武器,分四路进攻腊树下。当晚12时发动总攻,战一小时,敌军弃枪逃走。萍乡县政府得知腊树下被攻破,随即组织腊树下靖卫团和湘东保安团1000余人,向小西区疯狂进攻,小西区农民万余人参战,终因武器装备差和组织不严,抵挡不住,激战一日后撤往醴陵县境。敌人攻入小西区后,烧毁农舍100余栋,杀害农民40余人,停留一天后撤走。

3月,小西路工农军在与攸县敌军对战时取得一次小胜利,缴得步枪数支,因而声威大振,遂于3月中旬召集全区农民协会负责人联席会议,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小西路工农武装割据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4月,驻萍敌第三军第二十一团即勾结攸县的国民党军队罗定所部独立团及本县西路的靖卫团,大举进攻小西路工农军和农民。小西路军民在大批敌军进攻下遭到惨痛失败,坚持3个多月的小西路工农武装割据至此陷落,农民协会和苏维埃政府尽被捣毁,大批革命分子和农民被杀,农舍被烧。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剩下二三百人,根据县委指示,由刘型率领经莲花、永新、茶陵、宁冈,于当年5月下旬到达茨坪,编入红四军第三十一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