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龚婷、实习生袁圆 “聂卫平又要来萍乡了!”“萍乡又有高级别围棋赛事了,还能和高手下指导棋,赶紧去报名吧!”最近,一则“第七届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将在萍乡举行”的消息,再次搅动了萍乡围棋界的一池春水,让众多围棋爱好者充满期待。 作为江西围棋的一方热土,萍乡围棋活动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无论是举办和承办的围棋赛事级别和频次,还是在各级围棋比赛中取得的成绩,都在全省位居前列。萍乡围棋发展走过了怎样的历程?现状如何?4月2日,记者采访了市围棋协会秘书长汤跃敏。 “围棋古时称‘弈’,是一项志趣高雅而又充满激烈竞争的高智能游戏。自古以来,‘琴棋书画’并称为我国传统四艺。围棋也是四艺中唯一一个通过两人脑力对抗完成的项目,其自身既包含着数学算法,又是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体现。”汤跃敏向记者介绍,在当代,围棋仍然是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萍乡围棋运动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当时主要是受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卫冕的影响。1985年至1987年,在连续三届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聂卫平力克日本棋手,为中国队赢得三连胜的好成绩。这不仅让他收获了“棋圣”的美名,更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围棋运动的热潮。萍乡也不例外,许多青年职工、教师、公职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纷纷加入“弈客”行列,使围棋这一传统文化在萍乡逐渐兴盛起来。汤跃敏就是当时的围棋爱好者之一。 那时的萍乡,几乎没有任何可集中学习围棋的棋院或棋校,围棋爱好者们大多是通过购买相关书籍自学、相约对弈等方式学习、提高棋艺。在这样的风潮之下,全市性的围棋赛事应运而生,且备受瞩目。上世纪80年代,萍乡连续举办了8届“群艺杯”围棋比赛,第一届比赛就吸引了100多人参赛,为萍乡围棋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后,我市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围棋赛事,1992年还举办了南方十四省围棋邀请赛,成为当时萍乡围棋界的一大盛事。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受国有企业改革、“下海经商潮”等原因影响,围棋的热度骤减,围棋赛事较少,许多围棋爱好者也忙于生活、事业,活动不多。到上世纪90年代末,围棋热再度兴起,相关赛事活动日益频繁,2005年邀请聂卫平、张文东来我市进行访问赛;2006年和2007年承办“阿含·桐山杯”围棋赛;2011年承办“金立手机杯”全国围棋甲级联赛;2018年举办首届“武功山杯”中韩对抗赛……频繁的赛事,彰显了我市围棋文化氛围的浓厚。 2016年,市棋类协会拆分为市围棋协会和市象棋协会,我市举办或承办的各级围棋赛事更加频繁,围棋也愈加成为一项广受关注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近几年,我市举办了大量围棋赛事活动,如名人赛、双人赛、三方擂台赛、围棋精英赛、职工围棋赛、萍乡和宜春城际交流赛、全省领导干部和社会名人赛等。萍乡选手在各级围棋比赛中也屡屡斩获佳绩:1998年参加在广西举行的“晚报杯”全国围棋赛,获团体第7名;2010年参加江西省围棋团体赛喜获冠军;2012年获江西省围棋联赛亚军;2017年参加在上海棋院举办的江西围棋联赛,获团体第3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