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绵化改造后的自行车专用道。(记者唐念东摄) 记者 龚婷 这个春天雨水格外多。4月10日上午,天空又飘起了小雨,但家住凤凰街北桥外社区御锦园的李日泰老人像往常一样早早出门,在小区里散步、健身。因为小区进行海绵改造后,雨天出门已经不再是什么麻烦事了。 李日泰是御锦园小区的老住户,之前也久居城区,见证了这个小区和萍乡这个城市因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些洼地都是海绵改造时特意留出来的,下雨天可以蓄水。雨水从泥土中渗入埋在地下的蓄水池,经过净化,需要的时候又可以抽上来浇花。”顺着李大爷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小区入口处的水池旁有一片小树林,林间有一片低洼处青草密布。走近了看,原来是一片蝴蝶花。一朵朵纯白夹杂着浅蓝的蝴蝶花,仿佛一只只振翅欲飞的蝴蝶。从一条木板小路穿过草地,来到水池旁,只见池中几条锦鲤和一只大乌龟正在水中悠游。 “以前下雨天我们小区可没这么漂亮,这么舒服。”李大爷说,“那时路不好,一下雨就到处是泥坑,下大雨的天气不敢出门。” 李大爷所说的以前,是指海绵改造前。那时,如果连续下几天大雨,不仅他居住的御锦园小区,萍乡城区不少地段都大水漫灌。“端午前后最心惊,乌风陡暗打雷公。房屋庄稼一抹毡,大水一涨齐腰深。”这首萍乡民谣,说的就是曾经每到暴雨季节就饱受内涝之苦的景象。 “现在可不一样了,你看,前两天下了大雨,我们小区的地面一点积水都没有。雨水都通过透水砖渗入地下,排到河里去了。”说到这,李大爷脸上满是笑容。“现在下雨天出门不会湿鞋,家里的雨鞋基本用不上了。” 从2015年起,我国先后分两批在30个城市试点建设“海绵城市”。萍乡是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在试点城市年度绩效考评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海绵城市”建设也让萍乡这个老工矿城市实现了产业升级转型。三年试点,萍乡“城市病”得到治理,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海绵城市”建设最明显的成效,就如李大爷所说,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下雨天不再湿鞋”。 “还不止这个呢,搞了海绵改造后我们小区的房子都升值了。”李大爷乐呵呵地说,“不过现在环境好了,以前很多邻居想把这里的房子卖掉,现在都舍不得卖了。还有些本来搬出去住的,现在又搬回来了。”李大爷告诉记者,海绵改造后小区的房子大约升值了20%,但大家都不舍得搬出去了。“整体环境好了,大家也更加注重楼栋的环境卫生。我们自发清理了楼道的‘牛皮癣’广告,换了自动门。现在这样的环境,住着很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