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我市推进农村互助养老工程建设

2021-11-3 14:3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记者陈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关心关爱老年人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宽敞的庭院、整洁的房间、简约舒适的“幸福食堂”、设施齐 ...

记者陈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关心关爱老年人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宽敞的庭院、整洁的房间、简约舒适的“幸福食堂”、设施齐全的活动室,还有可供住宿的照料床位……走进全市第一家村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芦溪县新尤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只见老人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看书,其乐融融。“我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条件可好了。”85岁的苏文珍热情地说。

  今年,中央、省级和市本级三级福彩公益金支持我市农村互助养老建设的资金共计571万元。市民政局通过督导各县区农村互助养老工程项目建设,年内新增农村互助养老设施84个。截至10月底,全市农村共建成513个农村互助养老设施,覆盖505个建制村,覆盖率达79%。我市各地养老服务中心的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农村失能、失智、高龄、独居老年人无人照料的问题,贴心的服务照料让老人感受到安全和踏实,让他们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荷尧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办以来,村里老人结伴到这里吃饭,菜品丰富、美味可口,残疾老人还可以免费享用,老人们都很满意、很开心。我们接到了很多老人子女的感谢电话,他们表示父母能在家乡安享晚年,自己在外就放心、安心了。”湘东区荷尧镇荷尧村主要负责人说。

  为了让养老幸福感不断增强,我市将农村互助养老工程建设纳入市委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级重点民生项目,指导农村整合各类资源,利用闲置校舍、祠堂、村民闲置房屋等场所,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工程。如湘东区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场地大多由闲置校舍、闲置村部改造而成,莲花县在村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大量利用宗族祠堂等,方便农村老年人就近享受服务。

  为老人服务,不仅仅是一顿“热乎饭”,更是民生大问题。市民政局提倡各养老服务中心毗邻卫生所(室)建设,按“四助五有”的功能进行标准化建设,整合卫生、文化、教育等部门的资源为老年人所用,发挥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效应。中心邻近卫生所(室),解决了农村老年人就医问诊难题;设置桌椅、餐具、冰箱、消毒柜等设备,让老年人每天吃上新鲜、卫生、健康的饭菜;整合农家书屋功能,让老年人能看书读报,泼墨挥毫,颐养身心。各级民政部门还逐步建立完善了福彩公益金和财政资金奖补、县乡村三级补贴、老年人自筹、社会捐赠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保障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效运行。

  “把老人关心的现实问题办好办实,推动老有所养的社会风尚美、百姓生活美,是新时代赋予党员干部的使命所在。养老服务一头连着民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千千万万的家庭,必须用心用情办好。”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说,我市坚持人民至上,大力推进幸福宜居家园建设,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关心关爱老年人,为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贡献民政力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