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面对突出的土地供需矛盾,节约集约用地是提高资源承载力的不二选择。近年来,萍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效利用”理念,多措并举聚力节地增效,探索出了一条“集约用地促发展、创新增效助提升”的新路子。 盘活存量。全面摸清萍乡市中心城区城镇低效用地现状,搭建低效用地监管平台,并提出“改造型、更新型、重建型、整治型”四种再开发模式,探索再开发激励政策;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工作要求,采用依法办理完善供地手续一批、督促已供土地开工一批、融资未用土地解压一批、公益使用边角地一批等“四个一批”消化法。截至2021年11月4日,全市消化批而未用土地2783.15亩,消化周期2.5年,排名全省第一。 严控增量。制定并公布202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有效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合理调整住宅、商业、公共服务等不同土地用途的供应结构,满足重点项目及产业政策用地需求。严格履行住宅用地供应分类调控职责,科学编制公布实施住宅用地供应计划,规范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公开工作。2018年~2020年,萍乡市本级住宅用地供应面积分别为2524亩、1459亩、697亩,呈逐年递减态势。 做优质量。建立全市“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奖惩制度,加强落实《萍乡市开展工业用地“亩产论英雄”改革实施意见(试行)》《萍乡市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实施办法(试行)》,鼓励“退低进高”转型机制,对优质企业扶优扶强,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促进企业亩均投资强度和亩均税收双提升。截至2021年11月4日,全市供应工业“标准地”17宗,面积1106亩,实现地方节约用地和企业降低成本的“双赢”。(谢婷、李小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