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袁圆 文明是一颗种子,在心间里落地生根;文明是一种力量,于行动中散发光芒;文明是一道风景,为城市添一抹亮色。 冬日的萍城,寒风瑟瑟,但在各个街道路口,仍有一群身着红马甲的人,在寒冷雨雾中坚守,引导市民和车辆文明有序通行,让每一位市民感受到城市文明新风里的融融暖意。 从清理楼道堆物到铲除小广告,从拾捡烟头到清理公共场所垃圾,从背街小巷巡查到卫生死角清理,从规范车辆停放到督促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自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更高质量的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志愿红”涌动在我市的各个角落,他们真诚奉献、不辞辛劳,用行动诠释着志愿精神,展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风尚之美。 用“讲文明”的志愿服务传递城市“大爱” 2021年12月28日,一名志愿者给礼让斑马线的司机鞠躬致谢的小视频火爆了萍乡市民的朋友圈。记者多方探寻之后,在朝阳南路城北小学门口找到了这名志愿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名志愿者名叫刘湘雅,今年16岁,是萍乡市工业学校2020级计算机系的学生。她每天一大早就会来到这里开展文明劝导。在问到鞠躬的原因时,她腼腆一笑:“我觉得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司机和市民都能这么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就下意识地想鞠躬感谢一下他们。” 刘湘雅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她加入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后,她经常会在课余时间做文明劝导员。萍乡文明出行的氛围越来越浓,她为自己是一名志愿者而感到骄傲。“在做文明劝导员的这段时间里,我看到越来越多的驾驶员开始主动礼让行人,这不仅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也坚定了我做志愿服务的信心和决心。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到志愿者当中来,为城市文明献出一份力量。”刘湘雅说。 刘湘雅文明有礼的行为不仅温暖了过路的司机市民,也感动了身边很多人。萍乡市工业学校教师范学唯告诉记者:“刘湘雅同学尊礼、守礼并坚持践行文明之礼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学校的师生都为她感到骄傲。”看到这一幕的市民缪志媛表示:“我觉得他们挺辛苦的,天气这么冷,风又那么大,真不容易。这位鞠躬的女孩更是让我感受到冬日里的温暖和美好。” 用“最贴心”的志愿服务点亮城市“美好” 63岁的陈利萍,是安源志愿者协会的一名志愿者。2021年12月27日早上7时,她带着老伴、姐姐、姐夫一起来到萍乡火车站,开始一天的志愿服务。 “安源志愿者协会主要在萍乡火车站和萍乡高铁北站进行志愿服务,在开展志愿活动前,我们对所有的志愿者进行服务礼仪、服务技巧、安全知识、现场购票操作、乘车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简单培训,并要求志愿者熟知母婴室、热水区、卫生间等功能区域的位置,以备旅客的咨询。此外,还要协助站内的工作人员提醒旅客戴口罩、扫健康码有序排队取票进站,制止部分旅客乱扔烟头垃圾的行为,协助有困难的旅客以及为有需要的旅客进行引导服务等。” 在萍乡火车站内,一个个“红马甲”面带温暖的笑意穿梭来去,哪里需要,哪里就会留下他们的身影。“你好,你的行李有点多,需要我帮你提一下吗?”“老人家,你不会用智能手机,请您戴好口罩,在右边这个志愿服务窗口登记备案后就可以进站了”……还有的志愿者正在清理火车站周边的环境卫生,有的为刚进站的旅客送上一杯暖茶,有的帮助残障旅客上下车,成为站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陈利萍介绍,自2009年起安源志愿者协会就在萍乡火车站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至今已坚守了13年。“我们每天都会有志愿者在服务站内值守,为旅客提供咨询引导、进站帮扶等服务,尽力让旅客舒心出行。” 用“冒热气”的志愿服务提升城市“温度” “这两天下雪,天气这么寒冷,志愿者们还要在街上开展文明劝导,我得熬点姜茶让他们驱寒暖身。”2021年12月25日晚,看到屋顶上已经有了一层薄薄的积雪后,湘东区禁毒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尹文竹决定第二天为坚守在志愿服务一线的志愿者们送上暖心的姜茶。 2021年12月26日早上7时,尹文竹以最快的速度熬制了三大锅姜茶,并细心地用保温壶装好,送到正在湘东区老街桥头和云程路口进行文明劝导服务的湘东区禁毒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们的手中。“尹姐,喝了你的姜茶,身上暖和多了。”几名志愿者纷纷表示。冬日里一杯热气腾腾的暖身姜茶,也吸引了路过的行人和正在执勤的交警,尹文竹和其他几名志愿者手脚麻利地装好了一杯杯热姜茶,分发给聚集过来的人。不一会儿,姜茶就见底了。 上午10时许,尹文竹又忙着为志愿者们准备、分发午餐。刚刚吃完饭,她便穿上了红马甲,手举文明劝导宣传牌站在斑马线旁,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虽然忙点累点,但看到志愿者们身上暖和了,交通秩序更好了,我的辛苦就没有白费。”尹文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辛勤付出,无私奉献。萍城的大街小巷上,一抹抹夺目的志愿红在寒风凛冽中闪耀,仿佛冬日里的一团团小火焰,温暖了每个人的心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