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龚婷 “今天老师要教新舞了,不知道好不好学?”“你的基础好,肯定没问题。”“最近四八门的映山红开了,过两天一起去采风吧?”“好啊,早点去,多拍几幅作品……”走进市老年大学,随处都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以及欢快的歌声、琴声和舞曲声。这所充满欢声笑语的学校,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熠熠生辉。 创办老年大学,是时代的要求。它承载着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梦想。萍乡市老年大学始建于1998年10月,至今已走过21个春秋。21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这所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老年教育办学之路。2015年,市老年大学被评为“省级示范校”“全省老年教育先进单位”;2017年获评“全国示范老年大学”,被接纳为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员单位,并获评“第二届全国敬老文明号”。 学员从88人增长到6156人 从建校之初借用办学场地,到在市中心新建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内设老年大学的教室、办公室和会场,再到在市中心黄金地段建设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综合大楼,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设施日益完备。如今,学校拥有了“高大上”的教学楼,室内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全部安装智能化管理系统,钢琴、电脑、舞蹈、电子琴等专用教室俱齐,设备先进的演艺厅、多功能厅、展览厅、排练厅等,使老年大学如虎添翼。教学、办公、训练、活动条件均有了飞跃的改变。 市老年大学办学之初,仅有2个专业,2个教学班,学员88人。经过21年的发展,2018至2019学年共有学员6156人。设有书法、山水画、歌咏、钢琴、二胡、古筝、小提琴、葫芦丝、民族舞、交谊舞、电子琴、太极拳、柔力球、英语、京剧、摄影、电脑、古文诗词、旅游文化、医学保健等24个专业,共136个教学班。 在音乐教室,学员们跟着老师的伴奏齐声合唱,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67岁的段阿姨面带笑容,唱得非常投入。她告诉记者,她一直喜爱文艺,但没受过专业训练和指导,退休后和老同事一起报名来上老年大学,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学到不少知识。“感觉非常好,很充实。在学习和交流中还能与大家、与社会共同进步。” 规范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近年来,市老年大学不断强化自身建设,认真开展“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着力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管理基本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建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学习宣传形式和工具,加强时政学习宣传,设立“时政讲座”,举行专题学习报告会。成立学员临时党支部,各教学班成立临时党小组,并积极开展红色党课教育和党组织各项活动。办好校报、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和各教学班《学习宣传园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教学上,优化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开拓第三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编撰了《弘扬安源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等红色传统文化教材,着力打造专业品牌课程,评选表彰了一批红色精品课程和专业品牌课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定落实十条举措,致力解决“报名人员过于集中和拥挤”问题,招生工作规范有序。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示范引领带动基层办学 为满足更多基层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市老年大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和落实了市、县(区)老年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调研制度,指导基层办学。同时,为了缓解老年大学过于拥挤的现象,前不久,市老年大学还拓展老年教育新途径,在麓林湖养老服务中心设立了分校。目前,全市5个县(区)均办有老年大学,湘东区、上栗县、莲花县3个县(区)老年大学先后被评为“省示范校”。去年,芦溪县老年大学招收学员500余人次,安源区老年大学招生1600余人次。目前上栗县、安源区两个县(区)老年大学正在开展创建示范校活动。全市基层办学成效显著,乡镇(街道)新办老年学校17所,村(社区)教学点40多个。 老年大学是老年人更新知识的课堂,健身养心的场所,开心娱乐的园地,广交朋友的平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不仅让银发“学生”健身养心,也给他们提供了展示风采和发挥余热的舞台。每年,老年大学都会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如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等主题活动,组织志愿者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贡献。此外,学校还组织学员参与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及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并鼓励学员参加全国、全省、全市的相关比赛等。多年来,学员们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奖项数十项。 “今天老师要教新舞了,不知道好不好学?”“你的基础好,肯定没问题。”“最近四八门的映山红开了,过两天一起去采风吧?”“好啊,早点去,多拍几幅作品……”走进市老年大学,随处都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以及欢快的歌声、琴声和舞曲声。这所充满欢声笑语的学校,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熠熠生辉。 创办老年大学,是时代的要求。它承载着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梦想。萍乡市老年大学始建于1998年10月,至今已走过21个春秋。21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这所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老年教育办学之路。2015年,市老年大学被评为“省级示范校”“全省老年教育先进单位”;2017年获评“全国示范老年大学”,被接纳为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员单位,并获评“第二届全国敬老文明号”。 学员从88人增长到6156人 从建校之初借用办学场地,到在市中心新建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内设老年大学的教室、办公室和会场,再到在市中心黄金地段建设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综合大楼,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设施日益完备。如今,学校拥有了“高大上”的教学楼,室内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全部安装智能化管理系统,钢琴、电脑、舞蹈、电子琴等专用教室俱齐,设备先进的演艺厅、多功能厅、展览厅、排练厅等,使老年大学如虎添翼。教学、办公、训练、活动条件均有了飞跃的改变。 市老年大学办学之初,仅有2个专业,2个教学班,学员88人。经过21年的发展,2018至2019学年共有学员6156人。设有书法、山水画、歌咏、钢琴、二胡、古筝、小提琴、葫芦丝、民族舞、交谊舞、电子琴、太极拳、柔力球、英语、京剧、摄影、电脑、古文诗词、旅游文化、医学保健等24个专业,共136个教学班。 在音乐教室,学员们跟着老师的伴奏齐声合唱,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67岁的段阿姨面带笑容,唱得非常投入。她告诉记者,她一直喜爱文艺,但没受过专业训练和指导,退休后和老同事一起报名来上老年大学,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学到不少知识。“感觉非常好,很充实。在学习和交流中还能与大家、与社会共同进步。” 规范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近年来,市老年大学不断强化自身建设,认真开展“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着力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管理基本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建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学习宣传形式和工具,加强时政学习宣传,设立“时政讲座”,举行专题学习报告会。成立学员临时党支部,各教学班成立临时党小组,并积极开展红色党课教育和党组织各项活动。办好校报、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和各教学班《学习宣传园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教学上,优化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开拓第三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编撰了《弘扬安源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等红色传统文化教材,着力打造专业品牌课程,评选表彰了一批红色精品课程和专业品牌课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定落实十条举措,致力解决“报名人员过于集中和拥挤”问题,招生工作规范有序。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示范引领带动基层办学 为满足更多基层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市老年大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和落实了市、县(区)老年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调研制度,指导基层办学。同时,为了缓解老年大学过于拥挤的现象,前不久,市老年大学还拓展老年教育新途径,在麓林湖养老服务中心设立了分校。目前,全市5个县(区)均办有老年大学,湘东区、上栗县、莲花县3个县(区)老年大学先后被评为“省示范校”。去年,芦溪县老年大学招收学员500余人次,安源区老年大学招生1600余人次。目前上栗县、安源区两个县(区)老年大学正在开展创建示范校活动。全市基层办学成效显著,乡镇(街道)新办老年学校17所,村(社区)教学点40多个。 老年大学是老年人更新知识的课堂,健身养心的场所,开心娱乐的园地,广交朋友的平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不仅让银发“学生”健身养心,也给他们提供了展示风采和发挥余热的舞台。每年,老年大学都会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如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等主题活动,组织志愿者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贡献。此外,学校还组织学员参与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及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并鼓励学员参加全国、全省、全市的相关比赛等。多年来,学员们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奖项数十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