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业后想着先到社区咨询一下招聘信息,通过社区介绍扫描了萍乡市就业局“就业微平台”的二维码获知招聘会的信息,很快就找到了心仪的企业去面试,这真是很方便。”近日,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湾社区居民文柳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享受了一把“家门口”的人社服务。这正是萍乡经开区强化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建设,搭起便民服务连心桥的生动剪影。 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利、信息化程度不高,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就业信息,需要通过在告示牌上粘贴告示的形式来实现,群众办事不得不东奔西跑。为此,近年来,萍乡经开区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要求,促进人社服务向基层延伸。 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做为联接政府和群众的重要纽带,是做好民生服务的重要依托,也成为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工作部署的前沿阵地。2016年,萍乡经开区就业服务工作在基层平台建设中先行一步,在全区全面铺开统筹城乡就业创业工作,逐步建立了区级、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此后,社保登记、待遇支付、资格认证等服务也在基层平台广泛开展。目前,全区5个社会工作管理局全部按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设施设备、统一服务网络、统一服务项目、统一人员配置“五个统一”标准完成了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建设,14个社区均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15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劳动保障协理员。目前,全区各基层服务平台社区月均业务量突破800余人次,行政村达600人次,基本实现了农村办事不进城、城区办事15分钟的服务圈。 近年来,为了让群众办事更省心,萍乡经开区不断创新服务方式 提升服务效能,基层人社服务平台业务已经涵盖了城乡居保、就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劳动维权、政策宣传、社保卡发放、参保登记、数据报送等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向基层下沉,使群众享受到了便民服务,实现了服务“零距离”。尤其是在村里设立的劳动保障协理员一职,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小到宣传政策法规、费用收缴,大到劳动争议和纠纷,只要群众有问题,协理员都会倾情帮助。 如今,萍乡经开区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已健全完善“互联网+”智能服务体系,建立了基本覆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要业务领域的网上经办系统,实现了手机终端APP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养老保险缴费等功能。深入开展“马上就办,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清理各项服务事项,理顺办事程序,简化工作手续,切实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措施及时、如质如量送到群众手里,让服务不再“停留嘴上”,实惠真正“落在身上”,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