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在市文明委2022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会上强调 立必胜之志 下务实之功 聚全民之力 担千钧之责 努力把萍乡打造成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之地 刘烁主持 鲍峰庭吴运波聂晓葵出席 ![]() 6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市文明委2022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会,并举办第五届萍乡市道德模范暨2021年度“最美人物”发布仪式,全面吹响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冲锋号”。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陈敏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全市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及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立必胜之志、下务实之功、聚全民之力、担千钧之责,以“敢为人先、争当标杆”的气魄担当,全力以赴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把萍乡打造成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之地,为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提供强大支撑,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烁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鲍峰庭宣布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和片区帮创工作安排。吴运波、聂晓葵、罗璇、杨博、叶舟、杨劲松、苏建军等市四套班子领导,萍乡军分区政委,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萍乡学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萍乡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等出席会议。 ![]() ![]() 陈敏指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从创建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打造“最美转型城市”,建设“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魅力城市的重要抓手。全市上下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过硬的作风,迅速掀起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新热潮,努力完成创建各项工作任务。 ![]()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陈敏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 ——要立必胜之志。 ![]() 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萍乡有志在必得的坚强支撑,有功在必成的坚实基础,有势在必行的现实需求。全市上下要对标对表上级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最美转型城市”目标要求,立下必胜之志,以“归零”心态、“攻坚”姿态、“决战”状态,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把萍乡打造成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之地。 ![]() ——要下务实之功。 ![]() 坚持系统谋划,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与产业转型、赣湘合作、城乡融合、全域旅游、红色基因传承等工作有机结合,齐抓共管、齐头并进。坚持精准施策,通过项目化、清单化、精准化方式,一件事情一件事情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推进,一年一年交账,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用干部的“实干指数”换取创建的“成功指数”。坚持联创共建,按照“党建带创建、创建促党建”要求,做好结合“文章”,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创共建机制。坚持常态长效,继续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管出秩序、效益、文明,推动创建工作迈入科学化、法治化、长效化轨道。 ![]() ——要聚全民之力。 ![]() 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深入开展便民为民惠民行动,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实际成效和变化。把群众参与作为第一动力,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挥全体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以及各级“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宣传舆论引导,不断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创建的热情,营造“人人争当城市主人翁、个个都为创建作贡献”的浓厚氛围。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去想问题、办事情,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创建工作质量和成效的第一标准、最高标准,让群众共同见证和监督评价。 ![]() ——要担千钧之责。 ![]() 强化指挥调度,健全反应迅速、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指挥体系, 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调度、统一行动。强化协同配合,牢固树立创建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协同作战、合力攻坚,确保创建成效。强化责任落实,把创建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带头深入创建一线,及时解决创建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 刘烁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决策部署上来,迅速掀起创建工作热潮。要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明确措施,压实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作战、合力攻坚,推动创建工作落实落细落小。要落实线片联创共建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创建工作机构,强化保障抓创建。要广泛发动,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加大创建宣传力度,提升全市人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满意度,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