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脱贫攻坚进行时】山背村的桑葚熟了

2019-5-28 11:2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立夏刚过,久违的太阳露了面,莲花县六市乡山背村初心种植园的桑葚基地人头攒动,基地旁停着20多辆小车和几辆旅游大巴。这些城里来的游客徜徉在绿树红果的桑葚园,沉醉在清新的空气和体验采摘带来的乐趣中。“六市乡 ...

立夏刚过,久违的太阳露了面,莲花县六市乡山背村初心种植园的桑葚基地人头攒动,基地旁停着20多辆小车和几辆旅游大巴。这些城里来的游客徜徉在绿树红果的桑葚园,沉醉在清新的空气和体验采摘带来的乐趣中。

“六市乡是瓜果之乡,过去5月份是我们乡水果市场的淡季,几乎没什么果子可采。现在我们山背村有了桑葚,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桑葚基地负责人、山背村村委会主任吴福明指着整齐地码放在小道旁的一篮篮、一筐筐桑葚,高兴地向记者介绍,“桑葚很受消费者欢迎,一斤可卖到20至30元。”

据悉,这20余亩桑葚是去年才种下的。当时,为带领村民发展绿色产业,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与村干部共同开垦荒地,谋划做好桑葚种植文章,并成立了莲花县初心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村里的扶贫产业基地,桑葚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农户运作模式,扶贫产业资金入股,贫困户可参与收益分红,也可在基地务工。在井冈山大学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桑葚树种下一年就初见成效,才开卖几天就已销售桑葚果1万多元。

“比在家干农活轻松,基本上都是手上的活。”忙活了两个小时,60岁的贫困户刘金姣提着一篮熟透的鲜桑葚小心翼翼地走在桑园小道上,忙里偷闲地跟记者聊起来。一年来,像刘金姣这样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还有不少。正在铺石子路的杨云宗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一天8个小时,100元一天,我一年光在桑葚基地务工的收入就有4000多元。”

吴福明向记者介绍,自去年开始桑树种植,桑园解决了20多位留守老人和贫困户的就业问题。截至目前,已发放务工工资近6万元。他还告诉记者,山背村海拔较高,温度偏低,虫害较少,非常适合果树种植。村里像桑葚基地这样的扶贫产业还有很多,无花果、水蜜桃、布朗李、蜜桔等都是市场上的俏货,还有干笋、花生、黑豆等农家土特产,也能通过第一书记打造的微信小程序商城,走出乡村、走向省外。

采访当天,萍乡温州商会会长童金松也来到了基地。“早就听说山背村有好吃又有营养的桑葚,今天过来品尝品尝。”童金松一边吃一边说,“品质确实非常好,我订购5000元。”说着,他当场交付5000元订金,并表示今后还将继续以“消费扶贫”的方式助力山背村脱贫攻坚。

“我们准备今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改良种植方法,让更多的人走上脱贫致富路。”山背村第一书记张健万介绍说,为帮助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把更多的扶贫资源、扶贫措施精准地帮到点上、扶到根上,下一步,驻村扶贫工作队打算统一购进一批桑葚苗,发放给有种植意向的贫困户,鼓励大家多发展一项产业,把种植、采摘、农家乐都做起来。“只要继续努力,明年的果子产量还将翻倍增长,效益将会更明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