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娅 江西与湖南地域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商贸相通、产业相融。一声“老表”,情牵两地。 2013年,萍乡市率先编制出台《“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发展战略构想》; 2014年5月,萍乡与株洲签订《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5年7月,萍乡与长沙签订《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5年,湘赣两省全面启动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 2016年至2019年,赣湘合作先后列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 2019年,赣湘两省签订《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签署《关于深化萍乡株洲两市合作机制和三年行动计划》《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合作框架协议》等区域协议; 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在时代的东风吹拂下,湘赣边区域合作国家战略大旗迎风招展,全境纳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萍乡,在解放思想中闯出新路子,在真抓实干中创出新天地,勠力同心争当湘赣边区域合作的主力军、先行者、排头兵。 基础设施联通 迎着朝阳,沪昆高铁在我市高速驶过。赣湘两省携手打造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两省阔步奔向大好前程。 我市积极打造湘赣边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中心。起草了《赣湘边区基础设施互通实施方案》,与株洲签订了《赣湘合作交通互通互联会议备忘录》,出台了《交通互通互联工作制度》。路网建设上,规划高速公路4条、国省道8条与湘赣边对接,长赣高铁、沪昆高速扩容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力争今年开工建设,正在与湖南对接推进渌水航道项目。 产业发展协作 近日,萍乡高恒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生产车间加班加点,该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湖南。 在产业发展协作方面,我市积极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奋力打造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技术成果转化区和产业协作配套区。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飞地“科创”(长沙)中心、上栗电子电路研究院、芦溪高压电瓷电气研究院建设。深度融入长株潭产业链,成功引进培育佳禾电声等51家湘企落户上栗、湘东园区。引导鑫通机械等一大批本土企业为三一集团、蓝思科技、长沙比亚迪等湖南知名企业生产配套,与株洲渌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对接洽谈交通轨道产业园项目。成功培育了“湘赣红”等区域品牌。 目前,湖南已成为江西湘赣边区域引资引项的重要来源地,湘东产业园10.5%企业、上栗产业园28.8%企业的投资商为湘籍企业。 合作园区共建 近年来,湘赣边产业协同发展硕果累累。 浏阳—上栗、醴陵—湘东两个跨省合作园区正在加快建设。上栗合作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9平方公里,丰达兴、伍子醉等一大批湘赣合作企业陆续落地;湘东合作园区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西扩区20平方公里正在加快建设。两个合作共建园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0亿余元,上栗、湘东等湘赣合作快速通道加快建设,共建园区内现有5条二级以上公路与湖南对接,1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投入使用,人才公寓、科创大楼、市民中心、污水收集处理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 文旅协同发展 “在湘赣边,有一座山,叫罗霄山,它好像一根瓜藤,把山两边的江西萍乡和湖南连成一家人……”7月4日,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2“红土情深·嘉游赣”(长沙)旅游推介活动在湖南长沙开幕,萍乡旅游推介人段志能深情讲述两地山水相连的情谊。 一批赣湘文旅合作项目先后落地,湘赣边旅游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萍乡与湘赣边24个县市区成立了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签订了《湘赣边红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发挥初心源·湘鄂赣文旅一卡通发行的拉动作用,带动我市上栗、莲花和湖南浏阳、醴陵等成为第一批加盟县区,深入开展资源共推、客源互换。利用萍乡、株洲相继发行文旅惠民卡等有利条件,联合开展赣湘旅游推介活动,互推优惠促销政策。打造好“湘赣无边界、这里是秋收”等文旅品牌,“秋收起义·湘赣红旗”路线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生态环境共治 7月22日,沿着波光粼粼的金鱼石断面、渌水湘赣边示范段等,萍乡市河长办和株洲市河长办联合开展渌水流域调研。 我市积极推进与长株潭水、大气等污染协同治理,促进两地联动响应、联合执法。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与株洲市签订《萍水河、渌江河跨省界流域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累计投入42.27亿元,萍水河、栗水、草水三条渌水支流的交界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实现达标。《经济日报》生态版头条报道湘赣“对赌”治河流有关做法。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与株洲建立共享预警信息工作机制。 渌水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换来了水清、岸绿、景美,老百姓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公共服务共享 “跨省通办对群众太方便了!感觉都是一家人!”近日,办理了异地公积金互认互贷业务的市民小张激动地说。 我市充分利用长株潭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加快一批带动性强、时效性强、群众获得感强的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各县区均与湖南省有关县区签订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议》。签订《湘赣边6市医保保障合作备忘录》,已实现萍乡、长沙、株洲、湘潭四地共325家定点医院通过国家异地平台跨省联通。共同打造人才服务平台,签订《深化株萍两市人社领域业务合作协议》,湘赣边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信息服务平台正在积极构建。萍乡、株洲、长沙等地人社部门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人事代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职称评定标准互认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