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鼓励村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方式“+”入合作社的经营中,实行“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入股固定分红”模式,在激发村民投身创业的积极性的同时,也解决了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难题。二是利用本地优势产业和集体经济,扶持一批种养殖企业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社,使村民生产经营组织化、协作化、规模化、标准化,有效带动产业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三是安排匹配专项资金用于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大力发展以汽车与现代装备制造业、食品医药加工包装、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工业配套产业体系,实现被征地农民就地转移、就地上班。目前,全区有1万多名农村劳务人员在当地找到了合适工作岗位,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