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老萍乡”喜赞家乡美

2022-9-13 13:2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记者 陈娅  萍乡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红色是最亮丽的底色。  多年来,萍乡人民继承革命传统,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用智慧和汗水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绘就了一幅美丽画卷。“工运摇篮”更加繁荣秀美,老百 ...

记者 陈娅

  萍乡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红色是最亮丽的底色。

  多年来,萍乡人民继承革命传统,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用智慧和汗水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绘就了一幅美丽画卷。“工运摇篮”更加繁荣秀美,老百姓对家乡变化赞不绝口。

  “我觉得我们的家乡是座有品质、有品位的宜居城市,从‘煤城’到‘美城’,不容易、不简单!”萍乡学院教师刘智勇说。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刘智勇是土生土长的安源人,他的祖父是安源煤矿的矿工。刘智勇记得小时候,他们祖孙三代和其他邻居一起住在盛公祠炮台脚下的名人旧居,家门口就是一条人工运煤的路,每天推板车和土车(独轮车)的人络绎不绝,路上积的灰尘有几公分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刘智勇从安源煤矿花冲坳的家里步行去萍乡学院上学,路上有零星的民房,多是稻田和菜地。如今,安源新区建成了十余个现代化居民小区,老百姓有安源世纪广场等活动场所,社区的图书馆干净整洁,吸引着老人、孩子前来阅读。刘智勇是市摄影家协会一员,多次参加“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活动,对于萍乡丰富的文化生活深有感触:市图书馆、鳌洲书院面向市民的公益文化讲座内容丰富;安源大剧院经常有高品质的演出活动;篮球、网球、羽毛球等体育场所分布在城区各处,满足市民所需。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记录走过的足迹,写下历史的华章。今年84岁的刘德英老人与儿女住在一起,颐养天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她从乡镇调到市教育局工作。那时,绿茵广场还是一座小山,教育局门前的路还是烂泥路。城里只有一路公交车,从西门公交车站到萍乡火车站,出行以步行为主。现在,绿茵广场附近有多路公交路线经过,出行很便捷。刘德英老人说,出门过马路时,车子礼让行人让她感到安心,路上行人很少有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萍乡变化很大,不论是城市建设还是文明程度。”这位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满意地说。

  9月12日晚,记者采访今年82岁的“中国好人”段华胜时,他正身着红色志愿者马甲在核酸检测点开展志愿服务。自8岁起,他与家人定居安源区八一街藕塘边社区城隍巷,一住就是74年。“萍乡的变化翻天覆地!”他说,曾经的茅草屋、土砖屋被高楼大厦取代,人们从只求温饱到讲究营养和养生。段老喜见焕然一新的萍乡,作为热爱家乡的人,他积极投身志愿活动。2011年10月,段华胜工作室成立,十余年来,他影响着、带领着成千上万的萍乡人用爱心给城市带来更多的人文温度和文明高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