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江河安澜 水韵悠长——萍乡市以水生态文明建设统领水利改革发展

2022-9-24 11:40|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记者 杨彩玲  烈日长空,河湖如练。群山环绕中的碧湖水库,这一总投资3.3亿元,建成后可向萍乡主城区、湘东区日供水12.6万吨的中型水库基本完成建设,10月底蓄水……  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剑。“十三五”以 ...

  记者 杨彩玲

  烈日长空,河湖如练。群山环绕中的碧湖水库,这一总投资3.3亿元,建成后可向萍乡主城区、湘东区日供水12.6万吨的中型水库基本完成建设,10月底蓄水……

  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剑。“十三五”以来,我市主动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以水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统筹推进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水利改革发展的新路径。2018年12月,我市成功通过水利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

  高峡平湖惠民生

  萍乡曾是全国100个缺水城市之一,江河安澜、秀水长清是200万萍乡人民的目标所向。

  为了解“渴”,为了岸青水碧,我市水利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

  在碧湖水库建设接近尾声的同时,锅底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也将杀青,预计年底完工。

  我市去年启动锅底潭水库、碧湖水库、安源生态水库等15个水利项目的除险加固和建设工程,在全市掀起大兴水利的新高潮。

  “十三五”以来,我市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投资支持,努力扩大地方水利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水利信贷支持,引导、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

  十年来,建成我市第一座大型水库——山口岩水库,建成和即将建成寒山水库、碧湖水库两座中型水库,建成大沙江、功德山等一批小型水库;完成3座中型水库、17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治理项目,河道治理长度达184.6公里;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91.3%和9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4.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5万亩。开展萍水河、袁河、莲江、栗水等生态流域建设,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流域生态示范带,创建了53个水生态文明示范村,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8.8平方公里。

  十年来,全市共落实水利投资69.72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4.09亿元、省级资金9.32亿元,年均投资7亿元,有力地保障了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特别是2021年全市水利投资达到16.9亿元,创历史新高,为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贡献了水利力量。

  风雨如磐安如山

  在山口岩水库、坪村水库等我市饮用水源地,水库工作人员日夜开展巡查行动,及时制止挖砂、垂钓、野泳等行为,倾情呵护一口口“大水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持续创新水利机制,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水文章”。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定守住水资源“三条红线”,用水效率连年提升,被授予“全国节水示范城市”称号;在全国率先开展水权交易改革试点,山口岩水库水权交易开全省先河,2021年在江西省产权交易所完成两起水权交易;积极开展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三年试点建设完成44个项目,完成投资48.36亿元,试点工作顺利通过技术评估、行政验收及终期验收。

  构建党政同责的高规格河长制组织体系。我市持续开展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消灭劣V类及V类水攻坚战取得胜利,河湖长制既“有名”更“有实”。2021年湘东区河长办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水利报》头版头条报道我市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作成效。

  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2017年,全市各县区相继通过了标准化管理验收,提前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任务;深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全面完成了包括山口岩灌区等地区共23.3万亩改革区域配套计量设施建设、水权制度建立、农业用水总量控制、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建立等工作。

  大力实施流域生态综合治理。2019年7月,赣湘两地签订《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明确渌水流域上下游省份各自的职责和义务,积极搭建流域上下游合作共治平台,开启赣湘“对赌”治理河流的先河。我市通过实施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示范流域。萍水河流域湘东段、南坑河流域十里花溪、莲江湿地公园等一批建成项目成为广大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各地根据自身的环境基础和生态条件,围绕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文化宣传四个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了一批“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秀美乡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