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收官之季。当前,全市上下正把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澎湃的发展动力,以决战决胜的昂扬斗志,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为充分反映全市各地各行业“决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的政策措施、特色亮点、进展成效,本报今日起开设专栏,敬请关注。 (谢晨、记者刘武明)今年以来,我市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定落实“稳住、进好、调优、争先”工作思路,统筹推进了疫情防控、抗旱救灾、安全维稳和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承压,重大项目支撑有力,新兴动能加快成长,市场活力持续增强,经济运行逐步趋稳。 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列全省第4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七,其中: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同比增长11.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项目建设支撑有力,重大项目建设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1至9月,全市201个省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60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8.64%;34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8.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7.2%。发展动能加速集聚,一批具有引领性、支撑性的项目不断涌现,1至9月引进“5020”项目24个,新增规上企业216家,居四小地市第一,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提供了强大支撑。虽然陶瓷、水泥、花炮等传统产业仍面临困境,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13.8%、30.2%和6.4%,分别拉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6、1.1和0.4个百分点,但电子信息、食品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呈现出蓬勃生机,总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5.8%、17.1%、150.7%,增速均大幅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均较2021年明显提高。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基金项目方面,全市共签约19个项目、金额11.1亿元,投放金额居全省第五。专项债项目方面,全市已审核通过2023年专项债储备项目66个,申请发行额度113.1亿元。 消费市场稳步复苏。1至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居四小地市第一,增幅较上半年提升0.8个百分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降税近30亿元,激发市场活力。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6.6%,新增“五上”企业216家,同比增长78.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3.7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