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市商务局:一是启动生活必需品日监测制度。对中心城区11个重点商超全时驻点掌握“第一手”市场供销情况,并结合全市21家生活必需品、信息泵监测网络,及时掌握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和供应波动情况。二是积极组织重要生活物资调运。联系安排中农批、步步高等重点批发市场和重点商场超市加大生活必需品货源组织和采购力度,紧急从南昌、长沙、新余等地调运,在原有货源基础上,新建储备供应链,进一步扩大货源。三是建立线上保供机制。目前已组织全市第一批11家线上配送平台,随时可推出“线上下单,无接触配送”购物服务,广大市民可通过“线上下单,线下无接触配送”的模式采购生活必需品。四是全力保障配送通行。主动联系全市重点保供企业,统计重点保供企业车辆和人员信息,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生活必需品货运车辆运输问题,优化通行证发放程序。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一是抓好公路应急保障工作。全系统持续做好24小时应急值班,及时更新、上报普通国省干线交通阻断信息,并配合地方政府做好被阻断路段的交通管控工作。二是抓好党员志愿者入社区(村庄)工作。积极响应《致全市广大共产党员的倡议书》,号召系统内共产党员向居住地党组织报到,配合参与志愿者服务。三是每天利用工作群及时传达和普及防疫知识、防控要求,传播正能量,要求干部职工每日做好核酸检测。经开区: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对疫情防控组织构架及任务分工适时进行调整,下设12个工作组,及时召开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调度短会。二是保持战时状态。严格管控没有通行证的车辆,迅速成立队伍和志愿者启动物资保供配送。坚决落实全员检测和“快检快送”要求,不断优化核酸检测采样点。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全员上岗,严格通行证发放,落实“一把手”签字背书制度,做到“谁领证谁负责”。安源区:一是强化排查管控。以“固定点+小区点+便民点”相结合,每日持续开展区域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各村、社区通过广播、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注重个人健康防护,随身携带口罩、科学规范佩戴口罩。三是压实防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镇街委、村社区、个人三方的防控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网格化管理工作,督促各属地单位全面落实防控责任和措施。湘东区:一是全力稳住抗疫“大后方”。及时协调对接各大保供基地,拓宽供货渠道,打通物资配送“最后一公里”。二是全面守好市场“主阵地”。成立了三个重点领域价格巡查工作组,各乡镇以分局为单位,对各自管辖区的价格进行监督检查,第一时间受理处置了价格投诉举报,及时了解市场价格及供应情况。三是全力护好群众“菜篮子”。全力拓宽同城配送渠道,实行“专人、专车、专线、专管”的闭环管理,安排同城配送车12辆。并做好水电气安全稳定供应工作,天然气每天供应约为26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每天供应为17.9吨,供水量每天为4.7万立方米,现日供水能力为6万立方米。上栗县:一是全力以赴推进全员核酸筛查。县主要领导带队挂片,四套班子成员蹲点包片督导各乡镇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截至11月7日11:00点,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全县共启用采样点205个,421个采样台。投入采样人员1172人,当日完成采样人数207138人,采样完成率63.39%,送检人数100211人。二是全面开展宣传引导。各乡镇采用流动宣传车、倡议书、显示屏亮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组织记者分七个组直击防疫一线,开展短视频及各行各业暖人新闻拍摄工作。三是严格常态化工作督导。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监督检查人员85人次,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核酸检测、干部履职情况和作风建设、值班值守等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实地查看了网吧、影院、高速出口、省界卡点、汽车站、物流等重点区域和70余个场所等。四是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储备隔离点13个,隔离房间2473间。建立了梯次启动机制,目前正在使用2个,共253间,正在隔离22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