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我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纪实

2019-6-12 13:18|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和“建设五个新萍乡”总体要求,严厉打击整治矿产资源非法开采行为,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和“建设五个新萍乡”总体要求,严厉打击整治矿产资源非法开采行为,露天非法开采得到全面有效遏制,早已关闭的非法开采硐子井无一死灰复燃。

重拳出击,执法工作获成效

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部门始终将打非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巡查监管作用,全力打击矿产资源非法开采,确保对非法开采的高压态势和高效打击。他们实施“打非”站卡、举报奖励、督办、缴纳保证金及约谈问责等相关制度,积极与执法警务室开展“打非”联合执法工作。一旦发现非法开采,及时下发打非督办令或督办函,告知地方政府并督促处置到位。

巡查有力度。执法人员不分昼夜地出现在打非现场,将重点、热点矿区列为重点巡查对象。坚持市级每半个月对全市重点、热点矿区进行一次巡查检查,县级每个星期对辖区进行一次巡查检查,乡镇每天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投入无人机、移动办公平台等高科技设备,加强日夜常态检查和临时突击巡查,坚持“源头管控,露头就打,决不放过”。

执法有强度。当选2018年第一季度“萍乡好人”的邹军作为自然资源执法监察部门相关负责人,近年来始终坚守在执法一线,患糖尿病已有近20年的他,面对谩骂和威胁,从不退缩,更不因身体原因耽误工作,每次执法工作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先后带头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0余起,为国家挽回几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据统计,近3年来,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部门严厉打击露天非法开采,市、县两级共出动巡查人员3万余人次,下发《打非督办函》11份,下达《非法开采现场告知函》78份,扣押挖机、铲车等共37辆,有效维护了全市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的良好秩序,改善了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洗净沉疴,废弃矿山披绿装

我市的煤矿资源赋藏浅、易开采,过去煤炭非法开采一度非常猖獗,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百姓的生活也可以说是因煤而盛,因煤而困。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部门在“打非”工作取得成效后,立即督促组织同步开展矿山环境治理。

“以前,我家后山到处都是小煤窑,路上寸草不生,下雨全是污泥,晴天全是灰尘。后来经过治理,环境好了很多,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树和草都是以前没有的。这几年我陆续养了200来头牛羊,吃的都是山上长出来的草和树叶。”安源村村民周琪告诉记者,村里过去存在很多非法开采的现象,路上随处可见非法井口,他的居住环境非常恶劣,人身安全也无法保障。但经过政府部门严厉打击、处罚、控制并进行环境整治后,黄黑的土地上出现了第三种颜色,绿意盎然且还有扩大的趋势。

上栗县桐木镇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曾出现700多个小煤窑“遍地开花”的景象。已有50余年开采历史的新顺煤矿就是周边地区村民们的“金饭碗”,地下“淘金”曾经为他们带来荣光,也为这个“水源保护地”带来生态赤字。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治理,裸露的煤矸石山,山洪肆意冲刷形成的不规则沟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修砌整齐的护坡、沟渠,大片的草地、连片的树林和清澈见底的水源。

新时代昭示新使命,新使命需要新担当。下一步,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部门将继续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严格按照打击非法开采的标准,继续加强矿产执法巡查力度,确保辖区矿产资源管理秩序稳定,消除安全隐患,助推矿山生态修复,让山更青、水更绿,人居更安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