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一项重大国策。 加强农村党建,是新时代一项基础工程。 2018年9月,县委立足县情实际,找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在全县农村党组织中全面开展“党建+强村富民”“党建+生态宜居”“党建+乡风文明”“党建+治理有效”四类“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让党旗飘扬,助力乡村振兴,书写新时代上栗答卷。 举旗立标重引领,争先创优竞风采。自“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启动以来,各乡镇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一线调度。全县农村逐步形成你追我赶、争夺“红旗”的良好氛围,各村党组织纷纷立足村情实际,找准创建方向,以加快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弘扬文明新风,提升治理水平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集民众之智、聚乡贤之力,发挥各自产业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人文底蕴优势,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今年5月,通过推荐报名和资格审查,确定40个村党组织作为第一批“红旗党支部”创建申报对象,并经过前期评审验收组实地评审,28个村党组织脱颖而出进入述职评审环节,将争夺20面“红旗”。 “党建+强村富民”类 福田镇福田村党支部:以“党建+强村富民”为核心,全力创建“红旗党支部”。积极引进企业项目,现已落户企业10多家,包括中材混凝土搅拌站、协晟鞋厂、陆地石油等企业。积极扶持农业产业项目,扶持江洲农庄简诗伟果园、江洲上农庄、观赏鱼养殖基地、丁家屋场水果基地等产业项目。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种养业,打造产业基地3个,带动9户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赤山镇幕冲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通过集众智、聚群力,带动党员群众创新创业,取得了民心和发展双丰收。构建“党建+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712户农户以土地、现金等方式入股加入金丝皇菊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亩建立绿色有机生态基地。举办了田野灯光秀、金丝皇菊文化节、千人宴等系列活动,仅2018年就接待游客40万人次以上,旅游创收近600万元。开发了300多亩的户外拓展基地,建设了30多亩的水上乐园,已接待了3万余人次,创收120万元,解决60余人就业问题。 彭高镇坛华村党支部: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引导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争做“带富先锋”,有效助推坛华村1000余亩土地流转和整理的任务。着力打造强村富民样板,引进外商投资建立1000亩虾稻共养项目,并成立合作社,解决24户贫困户就业问题。全力服务好园区内企业发展,提高农民的转移就业率。目前,在工业园内就业的村民达到448人,月平均收入达4000多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建成3个休闲文化广场,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桐木镇楚山村党支部:持续深化“党建+强村富民”,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润凯水产养殖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立了500多亩的龙虾养殖和荷花混养式的养殖基地。建立36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总投资500万元,解决村民就业150余人。现有4家花炮企业快速发展,其中星河烟花税收上1000万元。新型建材厂、田螺龙虾馆等产业稳步发展,特色食品楚山田螺远近闻名。茅坪内新农村建设点被列为省级中心点,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桐木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东源乡桥头村党支部:从2011年开始的桥头夜话,坚持到现在已开展了几百场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充分发挥党员在推动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流转近200亩土地无人接手的情况下,年轻党员何慕峰带领另外8个村民率先注册成立担水埠水稻合作社,让荒芜20多年的河背垅里重现勃勃生机。党员何竹华卖掉住房承包双凤山农场,何亮、彭金伟承包水产养殖带,彭成文注册红薯酒合作社……他们艰难起步蹒跚走来,受益了农户,繁华了桥头。 鸡冠山乡豆田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龙头作用,探索走出党建引领的强村富民之路,变成了湘赣边界的明星村。确立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全村7家花炮企业正常运营,成功引进了机砖厂等多个项目,牵头引进了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餐饮业和农家乐等休闲服务业。党员带头参与生态旅游建设,带头流转土地,村民以土地入股模式流转土地650 亩。统筹流转100亩土地专门用于众筹认养爱心扶贫,每年给全乡的贫困户带来红利12万余元。 上栗镇新群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建+强村富民”主题,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争取到总投资800万元的城北水果蔬菜贸易有限公司打造赣西农产品交易中心,推动建成上栗县美食城,带动100余家商户入驻。盘活房产、店面及土地资源42间4300平米,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实现村级集体分红50余万元。利用城区区位优势,打造以服务业为支撑、果蔬产业、汽车维修、花炮等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带动发展三产及个体工商户800余家,村级人均收入2.8万元。 “党建+生态宜居”类 长平乡石塘村党支部:始终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生态资源为优势,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积极推行“党建+生态旅游”工作模式,着力构建生态休闲旅游的党建特色。 投入党建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达100万余元用于村部建设、党小组规范化建设、光伏发电长廓建设、老协建设、农民文体建设等。大力推行“党建+美丽乡村”“党建+环境整治”等工作,村内呈现了一派乡风文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荣获了“省级生态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综合治理平安村”“一村一品示范村”“造林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福田镇明山村党支部:强化组织建设,党小组规范化建设整村推进获县委组织部验收。首创党小组“三初三首”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组建村老协会卫生清洁志愿服务队义务维护全村卫生环境;党员全部认领“卫生环境维护员”身份,发挥环境治理带头作用。强化基础建设,村级主干道实现硬化率100%,入户路硬化率99.3%,设专人养护;全村安装太阳能灯207盏,村民安全饮用水安装全覆盖,山塘72口全部正常使用,生活用电、农田灌溉100%保障;建成农民健身广场6个;标准化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正在建设中。推行“党建+教育发展”模式,全村大学生超过280人,占人口比例13.5%。连续获评萍乡市文明村、上栗县文明村镇等荣誉;党员罗水连被评为“最美萍乡人”。 桐木镇荆坪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先后投入600余万元进行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新农村建设特色鲜明,荷花池优雅美观,休闲凉亭温馨如意。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级主干道硬化率100%,完成沥青铺面铺设3公里以上,入户路硬化达95%,栽种樟树、桂花树1万余株,村级主干道及人口密集区绿化率达50%以上。先后荣获全县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先进单位、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县首届“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赤山镇新店村党支部:以党建促进环境整治,让环境“美”起来。按照“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对全村进行地毯式清理整治,适宜绿化的地段全部实现了绿化美化,两次植树绿化造林6.5亩,农家小院环境优美。以党建推动生态宜居 ,让龙溪“绿”起来。龙溪生态修复项目成效显著,获评省级乡村森林公园和市级十佳森林旅游景点荣誉称号,有效助推了生态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建设。以党建引领乡村旅游,让村民“富”起来。打造了龙溪旅游路线,带动当地55名党员、群众共同加入合作社,帮助周边23位村民实现就业脱贫。 彭高镇泉溪村党支部:建强队伍打造发展“强引擎”。充分发挥老党员传帮带作用,开展“党员+身份认领”活动,打造了一支向心力强的党员队伍。宣扬好家风促进宜居“好民风”。依托泉溪村刘洪闢先生的《刘氏家训录》和《泉溪八景》,投资380余万元将泉溪神岭自然村打造成为“彭高镇廉政文化学习教育基地”,用好家风引领广大群众崇德向上。多措并举守护家园“好生态”。投资700余万元,维修了河道、水库,投资300余万元打造了神坛绿色示范带,党员群众自觉投工投劳开展村庄环境整治1000余人次,植树1800余棵,山岭面积25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97%。 东源乡楼下村党支部:守好一方绿水青山。在支部引领、党员参与、群众支持的氛围下,克服难题,关闭了7家污染企业,确保辖区内无污染型企业。将楼下水库收回村委会管理,既改善了水质,又发展了垂钓经济。2018年被评为“市级生态村”。建好一个宜居家园。村内基础设施齐备,主干道两旁的绿化、亮化、美化率均在80%以上。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驱动,引导村民成立“上栗县楼溪种养专业合作社”,重点推动高产油茶、黑山羊、黄牛、土鸡等种养产业发展。管强队伍管长远。党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争资跑项,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过上美好生活。 杨岐乡杨岐村党支部:以班子建设为中心,压实责任促落实。严格落实了“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充分发挥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学习教育为抓手,严格落实促规范。建立了全县唯一一家“雷锋书屋”,成立了“农家书屋”,为党员群众建立了学习“加油站”。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整乱治差促洁净。开展“学雷锋优秀志愿者服务队员”、“党员示范户”和“最美杨岐人”推荐评选活动。新建了文化广场、生态停车场,将杨岐小学拆危建新,村容村貌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