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台古城的夯土,芦溪古岗古城的高台,萍水河畔的凤凰池,映照着漫长岁月中的吉光片羽,留下了萍乡人的梦想和出发。回望萍乡的三座古城,时光的密码、家园的符号,循迹可见;生命的哲学、前行的原力,触手可及。 【楚萍越千年】潭台古城之谜 ——探寻萍乡最早的城市文明 潭台古城位于萍乡北郊约4公里(今萍水湖湿地公园)的一座低矮丘岭上。其北面依山,东面有萍水流经,西面是开阔的平原,南面越过几座低丘,与平原相接。城址略呈长方形。城墙周长约777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城墙直接筑于地表之上,底宽12至14米。墙体由偏红的黄土逐层夯筑,夯层清楚。层内含大量小石子和少量红烧土和砂质红褐陶片。现存墙体最高处尚有3.2米。 1977年以来,文物部门曾先后多次对古城遗址进行调查。城内文化层中发现了印纹硬陶片、石斧、石杵、铜矛、铜钺、铜箭镞等。陶片纹饰有云雷纹、绳纹。从已知的考古材料中对比分析,该城建成于商末,废弃于春秋晚期。 “印纹陶文化”是百越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之一。“印纹陶文化”的发生、发展历史与百越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是大致相符的。潭台古城出土的方卷云雷纹陶器多出现于晚商或西周时期。根据著名考古学家唐际根教授对潭台古城的研究表明,潭台古城从考古学文化属性的角度来说,无疑是一座百越文化城。商朝、西周时期,萍乡境内的土著是古越族。 此外,在萍乡的赤山遗址与河下遗址的陶片中有大量印纹陶。赤山遗址的印纹陶,最常见的纹饰是绳纹和圆卷角的云雷纹。河下遗址的印纹陶也以圆卷角的云雷纹为主,但已经出现方格纹、方卷云雷纹。赤山遗址的印纹陶,可能出现于中原地区的商王朝早、中期;河下遗址的印纹陶应出现于中原地区的晚商至西周时期。上世纪60年代,在距潭台古城约1.5公里的彭高河里曾打捞出一件西周云雷纹甬钟,郭沫若在其所著的《中国史纲》一书中将其作为青铜重器,定名为“彭高编钟”,反映了萍乡青铜文明时代的历史影像。 农民聚落有剩余生产,有地域性的首领与仪式,并对于生、死、疾病以及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有着共性的忧患。潭台古城所代表的究竟是独立政权,还是类似“缚娄”“阳禺”那样的“无君”社会?唐际根教授认为,潭台古城虽然本身面积不大,但其外围分布着众多居民点,社会分层显而易见。因此潭台古城作为“无君”社会的几率不高,更可能作为独立政权或独立政权的一部分存在。 潭台古城曾是百越人的家园。这些萍乡的先民逐水而居,筑土为城。作为周代扬越范围延续时间最长的城邑,潭台古城曾历经西周、春秋数百年。什么原因使得这座历史悠久的百越古城在春秋晚期“毁于一旦”呢?潭台古城出土文物显示,该城是历经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长期繁荣之后,于春秋晚期突然被废的。古城内出土的青铜器几乎全是兵器,包括铜矛、铜镞等。这些兵器是否与城址的废弃有关?潭台古城被毁与楚文化南侵的时间(春秋晚期)刚好吻合,潭台古城很可能正是春秋晚期楚国南侵百越的历史见证。 先民的身影已远,而蚩尤族的牛图腾、楚人的崇火,至今仍是萍乡风俗的一部分。民间春节的“耍牛灯”、新房搬迁时的“过火”等,这些先民们的自然物崇拜与生命美学深深地刻在萍乡人的记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