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年味”也频频成为人们的谈资 那么,什么是“年味”? 是那张连接自己与家乡的车票? 是记录家里贴春联的幸福时刻? 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嗑瓜子看春节晚会? 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满天的绚丽烟花? 在湘东, 有这样一种食物 它烟熏火燎、土里土气, 但却是湘东人心头最亲切的年味。 它就是——腊肉! 今天小湘就带大家 走进美丽的白竺乡, 去尝尝湘东人年夜饭桌上的 必不可少的“年味”。 晴好的天气里 每当看到家家户户 阳台上、园子里、晒场边 悬挂出一串串新鲜出炉的腊肉时 小湘就知道 年味已然越来越近、越来越浓了…… 腊肉,顾名思义 即腊月间烟熏过后的咸肉 过了冬至,温度彻底降下来 村民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腊肉熏制 制作腊肉最好选用肥瘦相间的猪五花 新鲜猪肉切成大块条状 用棕绳穿孔,撒上盐,码放在缸里 腌上一段时间后 在冬日下晒一晒,等水分晾干后 就可以挂在灶火间以柴火慢慢熏制 接下来的一个月 一场时间与美味的邂逅将在这里上演 肉段悬挂在梁上 下方铺着柏枝树的树枝、树干 先用轻烟慢慢熏上三天之后 再转成文火细细地烤半个月 在缕缕青烟和寸寸光阴中 柏木的清香浸入上方的肉里 肉的口感变得更加醇香厚重 腊肉在浓烟中滋滋泛油 熏肉之人腊香沾身,围坐在火堆旁 两颊被火光映得通红 烤火、喝茶、聊家常 “一家熏肉百家香” 年味就是在这袅袅轻烟中愈见愈浓 在某种意义上 腊肉似乎成了湘东人过年的象征之一 过去,山里的人不能经常买到鲜肉 在没有冷藏方法的时代 保证在开春之前的肉食供应 腌熏腊肉,显然是最佳的储肉方法 现在他们无需再为购买、储存 新鲜肉食而发愁 但舌尖早已习惯这烟熏火燎的味道 浓郁的烟熏气息为湘东人的生活 注入了仪式感和幸福感 火候到家的腊肉 肉质紧实又散发迷人脂香 经三伏而不变质,历爨烟而留余香 肥而不腻,瘦不塞牙 肉汁丰盈,口感美味 清蒸慢炖、爆炒细焖 等诸多烹调方式皆宜 腊肉 一道简单的菜 一道家喻户晓的菜 一道朴素而又庄重的农家菜品 汇集了盐、阳光、时间和人情 不仅仅是停留在舌尖上的美味 更是包含着一种浓浓的乡村气息 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地方风俗 是湘东人心中最纯真的年味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过年时饭桌上 那碗透明锃亮,油光水润的腊肉 在不断地热气升腾 不断地散发着肉香味儿 也就是这股特有的香味儿里 表达的是主人待客的热情好客 传递的是家庭团聚的浓浓亲情 它藏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藏着一家人的幸福与平安 更藏着湘东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