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 东大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主动对标省市区党建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持之以恒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全街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持续提升。 一、紧扣主责主业,找准党建工作立足点 始终把抓党建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三个对标”,扛起主责、牢记主业、牵头主抓。 一是政治对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4次,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督导8次,全面压实责任链。 二是思想对标。强化理论武装,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践行“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坚定。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全年共开展宣讲30余场次。 三是行动对标。开设“干部成长微课堂”,搭建“师徒结对”的交流平台。每周通过例会形式,让机关干部轮流上台谈学习、谈感悟、谈打算,导师畅谈工作感悟、分享工作经验,发挥“传帮带”作用,汲取好的工作方法丰富自身能力素质。深入推进“家园文化”建设,制定《东大街干部管理“暖心关怀行动”实施方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干部五个关怀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动力。 二、聚焦统筹谋划,踩准重点工作发力点 紧扣2022年全省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全市基层党建“六大提升行动”和全区“安源红”基层党建铸魂固本强力“1159”工程要求,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彰显。 一是用心用情打造“模范机关”。制定《东大街2022年度“六联机制”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尖兵”培育计划,统筹抓好就业、养老、社保、教育、卫生等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实事,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难点、堵点、痛点,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是抓实抓牢基层基础。打造“安源红红领之家”,将民企党建融入企业发展,着力构建“益汽赢”党建新模式,绘就“益汽”党建同心圆。深入开展“争创红色堡垒、争当红色标杆”活动,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贾君婷仙获评第26届全国“五四”青年奖章,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荣获全市第三批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汽车行业商会荣获“全市优秀社会组织”称号。 三是巩固提升组织功能。坚持把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统筹安排,积极开展好“屋场贴心会”和“群众贴心人”活动,针对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新标准、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实行“揭榜领题+专班攻坚+每日战报”模式,城南市场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初显,得到了市、区主要领导充分肯定,赢得了市场摊贩纷纷点赞,南环路新增停车位、小桥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老旧小区改造、“两违”建筑拆除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群众广泛认可。 三、紧盯党建引领,找准基层治理关键点 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大力实施“党建领航+”工程,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促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七位”难题,打通 “中梗阻”,提升执行力,共获得群众赠送锦旗11面。荣获市级以上荣誉表彰10项,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社会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一是党建领航+就业创业。针对老城区就业服务机构不全、人员不足、设施不够,社区居民和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大,就业规模小的问题,东大街积极谋划,成立东大街就业创业服务党支部,以“四强四促”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格局、拓宽就业服务渠道、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打造就业服务品牌,促进社区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成功打造了“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和“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三个示范点。 二是党建领航+基层治理。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设立31个网格并成立网格驿站,配齐“一员三长”网格队伍,推动工作无死角、管控无遗漏。率先打造安源红就业创业之家和暖“新”驿站,引领新就业群体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疫情防控“示范员”、文明行为“引导员”、社会治理“协管员”、安源发展“助推员”。针对一些历史遗留的“老大难”矛盾问题,坚持用心用力用情,完成了长达8年的原制药厂征地拆迁,化解了凤凰小区15年、元件一厂20年未办证问题,调处了3名长期缠访闹访越级访的利益诉求。党的二十大期间,全街5个社区全面实现“五无”目标。 三是党建领航+养老服务。立足辖区老龄人口较多这一现状,采取“党建引领、社区助力、企业运营、群众参与”的方式,围绕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充分整合市场资源,探索打造养老助老“乐享”品牌。安源红邻里之家新建社区服务站形成“党建+养老托小”模式,首创特色“红”产品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实现社区红产品“云摆摊”,激活社区服务“造血”功能,解决运营成本问题,使社区服务事业健康长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