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伟刚 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3.12亿元,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等5项指标增幅列全市第一……芦溪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均迈上新台阶,连续9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评先进县。 加快转型升级 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在巩固发展电瓷电气、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上,芦溪县着力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引进了中材锂膜、铭德新材料、赛酷新材料等5个新能源新材料重大产业项目。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电瓷电气两个百亿级产业,真正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电瓷电气为双首位产业,电子信息为重点产业的“2+1”工业产业体系。全年新签约项目34个,签约资金达319.9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6个,投资108亿元的中材锂膜成功落户,实现超百亿级项目零的突破。全力打好“项目大会战”,落实“四个一”专班推进机制,63个“项目大会战”项目、8个省重点项目、34个省大中型项目、9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114.1%、133%、135.5%、142%,中材锂膜、大莲电瓷、铭德新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创下新的“芦溪速度”。加大“腾笼换鸟”力度,清理闲置低效用地478亩,园区面积拓展至554公顷。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成功引进意卡德、纵贯线等11个数字经济项目,县工业园被认定为省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县电瓷产业工业互联网集聚区被认定为第二批省数字经济集聚区。新增企业上云531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7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3家。 推进融合发展 城乡品质持续提升 该县以建设更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开展“十小行业”、文明餐桌等8个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等11项“补短板”项目,获评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先进县。开展城乡环境品质提升攻坚行动,推进98个新农村点、3个美丽示范片建设,建成1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22个美丽宜居村庄。连片建设东阳乡村振兴示范区、南坑古窑农旅综合体等一批“五美”乡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全省美丽宜居先行县。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域水质达Ⅱ类标准,空气优良率达91.8%。完成森林“四化”建设3175亩、生态保护和修复营造工程4.2万亩,完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32.9公顷,窑下村、乌石村、栗湾村获评省级森林乡村。加速推进仙凤三宝园提质升级、袁水源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其中袁水源红色文化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老鹰谷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紫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并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动城市形象IP落地,“滋滋”作为芦溪形象代言人,有力增强了旅游氛围和游客体验感。 坚持人民至上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该县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认真办好民生实事,全年民生支出33.5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9.3%。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建动态监测小组,因户施策进行有效帮扶。成功举办全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现场会,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连续7年教育考评稳居全省前三。“五横五纵一枢纽”交通路网加快建设,改造升级国省干道3条,新改建连接干道7条。推进“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建设,促进城乡资源高效流动。扎实做好金融、政府债务、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打造“为民驿站”“老绍之家”等群众工作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