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全省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会上通报了 2022年度全省统战工作综合考核先进 设区市、县(市、区)委统战部考核情况 其中 湘东区2022年再度荣获 全省统战工作综合考核先进 换届以来 连续两年进入全省统战工作考核先进行列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提出100周年、开启统一战线事业第二个百年的重要一年,全区统一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凝聚人心,突出政治引领,服务中心大局,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突破,为湘东在打造最美转型城市中当标杆走前列奏响了统战最强音。 接下来小湘就带你一同回顾2022年湘东区统一战线工作情况↓↓↓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构建大统战格局 湘东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统战工作14次,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次全体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统战工作重大问题。健全了区领导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工作制度,区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不断扩大思想共识。调整充实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及各专项议事协调机构,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强化支持引导,推进多党合作事业稳步发展 协助区委制定年度政党协商计划,明确政党协商工作的形式、议题等,围绕党风廉政建设、政府工作报告等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建议,推进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组织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开展大调研活动,形成多篇调研报告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由民建湘东区支部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引导居民建立合理预期的建议》被中央统战部主办的内部刊物《零讯》采用,实现了近年来全省县区一级信息刊载零突破。 规范民族宗教事务管理,营造团结和谐氛围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鲜明导向,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着力完善湘东镇、峡山口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建设,积极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推动构建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新格局。100%完成宗教活动场所赋码换证工作及做好赋码后相关工作。对全区所有宗教活动场所的建筑情况进行了数字影像备案。扎实开展“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在全区11个乡(镇、街)打造了11个示范点,其中有3个被评为省级“五好”示范场所,推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促进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助力重塑工业辉煌 坚持和完善“政企周六早餐会”“百企评部门”等机制,全年举办周六早餐会7次,召开“百企评部门”会议4次,收集的各类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深入开展“百企大走访大调研”等活动,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发展解困扰、破难题。鼓励民营企业家积极开展公益慈善,参与社会服务,在2022年11月抗击疫情过程中,全区商会组织、爱心企业捐款捐物1300余万元,彰显了企业家的使命与担当。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夯实统战工作基础 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 同心同行看变化”等系列主题活动和理想信念教育,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等专题学习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健全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培养、选拔、任用优秀党外干部,全面落实党外干部配备要求。打造了集办公平台、学习交流、成果展示为一体的“湘东区党外人士之家”和“党外知识分子之家”,为党外人士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政议政提供了良好条件。圆满完成区知联会换届,为党外知识分子交流信息、联络感情、建言献策、服务社会搭建了更好的平台。 做好港澳台侨统战,不断汇聚人心 加强与港澳台青少年交流,积极组织港澳台青少年参加2022年“港澳台青少年交流萍乡之旅”活动,开展“乡亲桑梓行·浓浓赣港情”乡亲回乡交流考察主题活动,大力创新特色品牌实践活动。开展“喜迎二十大,共叙两岸情”湘东区台胞台属交流等活动,加强常住台胞交友联谊工作。在侨资企业江西省科兴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打造了“侨之家”,通过平台“以侨为桥”,切实做好民间外宣和华文教育工作。 打造统战特色品牌,筑牢基层工作阵地 积极探索“统战+”工作模式,出台统战工作品牌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建立联系帮建制度。采取“一乡镇街一品牌”模式,充分挖掘各乡镇街统战优势资源,突出个性化、特色化,打造了同心艺术创作基地、“统战+非遗传承”实践基地等基层统战品牌12个,成为了宣传统战政策、凝聚统战力量的基层工作阵地。 聚力新乡贤统战,赋能乡村振兴 制定印发了《湘东区新乡贤统战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七个一”的工作要求和具体任务。建立新乡贤信息库,夯实新乡贤统战工作基础。以乡镇或村(社区)名义成立了新乡贤理事会、乡村振兴促进会、助学基金会等一批新乡贤联谊组织,精心打造了排上镇乡贤馆等一批新乡贤统战工作阵地,为新乡贤协商议事、建言献策、信息互通等提供了平台。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引导支持新乡贤返乡创业,据初步统计,新乡贤回乡创办农业种植、农旅融合等示范基地80余个,有效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