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儿童养生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标志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到了,从中医养生理论上讲,春季阳气生发,人为适应自然界,也应补充体内阳气,以顺应其生发之势。那么儿童春季应如何养生呢? 01 起居养生 (1)春捂以助阳 早春天气还没有完全变暖,春捂可以防止春寒损伤初生的阳气。春捂不是简单的包裹全身,穿着上应该下体穿厚衣保暖,上衣可以略减,助力阳气从下往上升发。重点在于头、背、腹、足底。 (2)早睡早起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所以春天要早睡早起,调达肝气,注重养肝。 02 饮食养生 《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补阳"的原则,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适当增加辛甘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但不宜大热大辛,以免阳气升发太过。春季可以多食山药、春笋、韭菜等,同时要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酸味入肝,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易损伤脾胃之气。 03 运动养阳 动能升阳。春季万物发陈,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应该多去户外散步、晒太阳,让气血通畅,阳气流转,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以“微汗”为好,因为,“汗为心之液”,大汗会损伤心阳。 春季食疗方 1.小儿风寒感冒 症状:怕风,怕冷,打喷嚏,流清涕,小便清,舌淡红,苔白。食疗方:生姜葱白红糖茶(解表散寒)。 制作:生姜10克、葱白10克和红糖10克熬成水代茶饮。 注意:微微发汗为度,不可大汗淋漓,注意保暖。 2.小儿厌食 症状:小儿不思饮食,食少,厌油腻。 食疗方:萝卜山楂粥(健脾消食)。 制作:萝卜50克,山楂5个,大米50克熬成粥。 注意:每周服用2次左右,不可过服。 3.肺燥咳嗽 症状:干咳,无痰,咽干,咽痛或痒。 食疗方:雪梨冰糖水(润肺止咳)。 制作:雪梨50克,冰糖20克,熬成水代茶饮。 注意:咳嗽好转后停服。 4.大便干 症状:小儿大便干,排便不畅。 食疗方:陈皮杏仁粥 (润肠通便)。 制作:陈皮10克,杏仁10克,大米20克,熬粥。 注意:每周服3次左右。 另外,春季饮食也有个体差异。胃寒的儿童可以经常吃点姜,以驱寒暖胃;哮喘的孩子,尽量控制宝宝对肉类食物的摄取;晚餐尤为重要,不要食用饮料和汽水;易患感冒的儿童,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温大热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伤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