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青山镇 查看内容

青山镇:文明新风润乡村

2023-3-2 09:0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青山镇温盘村,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绽放,田地里三三两两村民埋头耕作,老人们结伴坐在庭院里晒太阳、话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今的乡村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村美人和的繁荣景 ...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青山镇温盘村,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绽放,田地里三三两两村民埋头耕作,老人们结伴坐在庭院里晒太阳、话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今的乡村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村美人和的繁荣景象。

美丽乡村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现在住的环境变好了,邻里有事也都互相照应着,日子过得那是美得很。”谈起近年来生活的变化,温盘村村民高兴得合不拢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让青山镇在人居环境改善、村民自治管理、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新成果,还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百姓富足、生活和美,让乡村这片热土在乡风文明的浸润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身边好人讲身边事

“孩子们,你们听说过高自立爷爷吗?在我们源头有一座纪念馆,就是专门为他建的。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发生在高自立爷爷身上的故事,让你们更加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走进青山镇中心小学,学校操场大树下热闹非凡,大小朋友们围着志愿者曾继华席地而坐,认真聆听着她带来的革命先辈高自立的红色故事。

“周五课堂”走进青山镇中心小学

“长大后,我要当一名军人,像高爷爷一样保家卫国!”“我一定会好好读书考上北京的大学,让我的家乡越变越好。”讲好红色故事,培育新时代好少年是青山镇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曾继华讲述高自立红色家风故事

如今在群众家门口、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等地,我们总能看到“周五课堂”巡回宣讲的身影,这种“串门式”的故事课堂也已成为青山镇每周的必备节目。通过挖掘革命先辈高自立、抗美援朝老战士周学平、中国好人吴菊连等群众身边人的感人事迹,让一个个“接地气”的小故事映衬出的优秀精神品质蔚然成风,成为美丽乡村发展的“风向标”。



村里的事村民一起商量

在青山镇高枧村友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场,有这样一间小小茶社,它是村民活动中心,是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平台,也是村民喝茶议事的“秘密基地”。

友邻茶社志愿者为邻里解决矛盾纠纷

“这些年来,村里的大事小事,大家都会到茶社一起坐下喝茶聊聊,有时一晚上能喝掉几桶水。”友邻茶社志愿者刘新文提起茶社,回忆道,小井坳的刘某和赖某十多年前因生活纠纷发生口角,数年来硬是没说过一句话,碰着了也是绕道走,眼看着隔阂越来越深,大家伙便商量着以两家一起玩耍的孩子为契机,分头上户进行调解,邀请到茶社喝茶,在喝茶畅聊间,终于解开两家之间8年的矛盾误会,现在刘某和赖某关系要好,还经常一起来茶社喝茶下棋。

高枧盆景新村航拍图

有人抱怨村路又窄又破,大家便商议集资出力整修一新;大家谋划增收致富路子,致富带头人朱迪如便提议抱团发展,成立友邻盆景种养专业合作社。如今高枧村从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纵身一跃到盆景新村、美丽乡村示范点,这正是青山镇充分发挥村民自治、邻里互助、发展互帮优势的结果。通过打造群众议事平台,让村民主动参与村级治理,不断凝聚民心、汇聚民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实现民风更淳朴、乡风更文明。



拆围墙建花园共同参与

走进青山镇葡萄村一家“美丽庭院示范户”,漂亮大气的楼房、干净整洁的院落,大大小小的花盆绿植错落有致,三五村民围坐在石桌前喝茶小憩,好不惬意。

村民杨建军家的“美丽庭院”

“自从建了这个小花园后,邻居们得空便会过来坐坐,聊聊天,十分舒适。”说起自家的庭院,村民杨建军满脸自豪地说道,“园里不仅种了花花草草,还种了一些蔬菜,想吃新鲜蔬菜了就能现摘,有多还可以送给邻居吃。”

三五村民在美丽庭院小憩聊天

像这样春可赏景、夏可纳凉的农家庭院,青山镇不止一家。在此之前,围墙林立、房前屋后堆满杂物几乎是家家户户的“标配”。该镇通过镇村互动、党员带动、党群联动的方式,以“创建美丽庭院,擦亮文明底色”为主题,全面启动“美丽庭院示范户”评比活动,引导群众拆“三房”建花园,同时成立以党员、组长、乡贤、群众代表为主的农村环境治理队伍,建立“全民参与+村委考评+挂牌展示”的管理模式,在全镇兴起了一股争创“美丽庭院”的新风尚。

一方小小庭院,折射出的不仅是百姓生活环境的大改善,农村整体“颜值”的大提升,更是家庭温馨、邻里融洽、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新气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