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身体的重要器官,它除了掌管听觉外,也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功能。每年的3月3日为爱耳日,今年是第24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在“全国爱耳日”即将来临之际,带大家了解一些听力健康科普知识。 01 什么是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俗称耳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其程度包括以下几种: * 轻度:听谈话声有困难。 * 中度:听大声说话有困难。 * 重度: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 * 极重度: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 02 哪些是听力障碍高风险人群?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对于儿童,则可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严重者可因聋致哑。听力障碍高风险人群有: * 有家族性耳聋病史者。 * 曾有过其他耳病史,如中耳炎。 *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 * 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 * 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 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 *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03 如何预防听力障碍? 根据听力障碍发生的病因、患病人群,可以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 如果家族中有耳聋成员,要引起重视,可进行耳聋基因诊断确诊是否为遗传性耳聋,以采取措施避免其他成员出现耳聋。 * 孕妇孕早期应加强营养、减少感染,孕期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高危孕妇还需加强自身及胎儿监测,以避免新生儿发生听力障碍。 * 积极预防和治疗中耳炎。防止污水、异物进入外耳道,不要随意掏耳,注意耳部卫生。一旦发生中耳炎,及时就医。 * 尽量远离噪声或减少噪声暴露时间,预防噪声性耳聋。 * 老年人应建立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预防老年性耳聋。 * 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预防药物性耳聋。 * 不往耳朵里塞东西;避免经常掏耳和不正确的采耳。 *不要长时间戴耳机,耳机音量不要太大,一般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