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安源镇 查看内容

安源镇十里村:党建引领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有“里”有“面”

2023-3-14 10:00|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安源镇十里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安源红”铸魂固本强力1159工程,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做实“七个一”,持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动能。



建好“一个堡垒”



十里村党总支坚持以基层党建为抓手,严格按照“十不选”标准,选优配强村级两委班子,从支部建设入手,从党员干部抓起,制定党员干部“治陋习、树新风”条约,立规明纪,强化约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作用,以党风促民风。坚持将“孝子”“贤媳”“文明户”优先吸纳进党组织,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配强基层干部队伍,让群众跟着支部走,乡风跟着党员学。


管好“一场筵席”



村党总支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有效遏制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不良风气和行为。探索“党员干部自律带动+普通群众自治治理”的方式,响应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优良乡风。红白理事会秉持“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原则,严格执行政策要求,革除旧的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形成良好民风。

摆好“一屋书报”



为丰富党员群众文化生活,村级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图书阅览室,现有藏书2500余本、报刊20余期。脱贫户当好管理员,管理好书屋,党员自主带头坚持“日日开放借阅”和“定期办读书会”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党员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支持群众从书海墨香汲取知识营养、学习道德模范、提升思想境界。巩固提升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文明乡风建设。


选好“一批典型”



注重表彰先进,广泛传播传统美德、凡人善举。近年来,十里村利用好人评选会、星级文明户评选、屋场贴心会、“七一”文艺汇演等活动,表彰“好媳妇、好公婆、好孝子、文明户及优秀党员”,党员以实际行动来展示党员在群众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增强党员的使命感,提升党员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用榜样的力量带动了全村村民践行家风文化,起到了评选一个人、影响一大片、教育全村人的实效,促进形成人人讲孝顺、家家讲诚信、户户比光荣的良好乡风。


上好“一堂课程”



坚持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安源红邻里之家的平台,发挥党员干部讲、乡贤讲、群众讲作用,开创道德“大讲堂+小课堂”模式,在道德讲堂中善于组织乡贤、党员、群众中口碑良好的文明个人,讲解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话党史”活动;开展法治课堂,反诈知识宣讲,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栽好“一丛花木”


古色古香,村路两旁绿树成荫,文化墙上手绘文明,农家宅院干净整洁,村中各处都因美丽乡村建设换了“新颜”。近年来,十里村不断实行村容村貌提升改造工程,深入实施美丽宜居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投资86万余元实施徐家湾新农村建设,投资90余万元改造提升刘家大屋和胡家冲新农村点,使村道加宽硬化,植树绿化,农村面貌显著提升。



管好“一方舞台”



建设1个百姓舞台、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使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并配套广播、运动器材等设备,为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定期组织放映电影,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和各类培训讲座,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十里村通过 “百姓大舞台”的形式,定期组织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吸引全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用悠扬的旋律、嘹亮的歌声、满腔的热情,一起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共同抒发对党的无限热爱。


抓乡风文明建设,也就是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里村党总支部真抓实干,犹如科学的支点撬动一个有力的杠杆,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16万余元。十里村的乡风文明“走深、走实”,让村民文明、礼貌、意气风发,让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干净、整洁、舒适宜居,“全国文明村”的荣耀熠熠发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