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伟刚)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城市管理日益完善,志愿服务遍地开花,身边好人层出不穷……在建设更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芦溪县以城乡的巨变、形象的提升、文明的浸润绘就了一幅幅美好而幸福的画面。 实施“大联动”。该县广大干群紧紧围绕建设更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坚持领导、举措、责任、督查、宣传“五个到位”,以“目标、问题、结果”为导向,印发具体任务分解表和详细的工作方案,构建“领导包片、部门包段、干部包户”的创建格局。聚焦薄弱环节,开展环境卫生、市场面貌、交通秩序、经营秩序、文明窗口、“十小”行业等整治。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劝导、文明宣讲、治安巡逻、矛盾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近300支,有注册志愿者2.87万余人。充分发挥“党建+”资源优势,动员机关党员志愿者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创建。同时,邀请广大干群参与监督“找茬”,形成城市管理共同参与、不文明现象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打好“组合拳”。该县始终将创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去年全年民生支出31.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3.6%。教育、就业、就医、住房等民本民生工作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着力打造了袁河东路示范路和芦溪民俗文化街等特色街;建成了濂溪中学、芦溪三小、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完成了县妇幼保健院和芦溪镇卫生院等医院的标准化建设;县体育中心、县博物档案综合馆、卢德铭烈士陵园展馆等成为城市地标建筑。与金鹰卡通合作推动城市IP形象落地,“滋滋”成为芦溪电瓷的形象代言人。完成袁河“一河两岸”亮化工程,使其处处呈现美丽璀璨夜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了窑下、东阳、紫溪等一批田园综合体和秀美乡村示范点。 引领“新风尚”。该县将“创文明城”和“育文明人”有机结合,不断创新载体和手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城市软实力。深化“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精心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新时代好少年等推荐评议、学习宣传和礼遇帮扶活动。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深入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理论宣讲、红色电影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等,全县“芦溪好人”“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4人、“中国好人”25人、“江西好人”22人、“萍乡好人”120余人。通过“好人”的示范引领,越来越多市民加入到争当好人的行列中来,越来越多志愿者参与到为群众办实事中来,让常态长效创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