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好“三成收” 秧好“一半功” 水稻育秧“工厂化”你见过吗? 时下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期 在排上镇北兴众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工厂化育秧大棚 近3米长的育秧流水线“火力全开” 一块块长方形的育秧盘成品 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诞生” 呈现出一派水稻育秧的繁忙景象 常规人工育秧不仅效率低,而且底土、浇水、播种都不均匀,造成整体播种质量不均衡、出苗不整齐。“像这种工厂化机械育秧最快一个小时可以出1200盘秧盘,可提供近60亩农田栽插,它不仅节省人工,节省成本,而且可以缩短育秧周期,有利于抢抓好农时。”示范园负责人戴中华一边仔细察看流水线上的秧盘,一边向前来开展研学实践的湘东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介绍道。 据了解,早稻育秧时节,室外多是低温、阴雨天气,特别是存在倒春寒问题,刚出芽的种子,适应环境和抗病害能力都较弱,容易被病菌侵染,诱发秧苗病变,从而影响秧苗的存活率和稻谷的质量、产量。而工厂化育秧可有效解决传统水稻育秧存在的出苗时间长、产量不稳定等问题,从而提高出苗率,优化播种效率,保证秧苗质量。“秧盘出来后,我们会放在大棚内,调节好温度、湿度,保证秧苗受热均匀,湿度适宜,这种工厂化水稻育秧和传统育秧相比,周期从原先的一个月缩短到20天左右,更有利于抢抓好农时,而且能节省约60%的土地以及90%的人工劳动力。”戴中华说。 “为满足湘东区本地制种业人才需求,湘东中专积极创办现代农业(种植)班,积极推进校企融合,与排上北兴众创农业合作,聘请北兴众创农业总经理戴中华为学校外聘专家,组织学生到北兴众创学习蔬菜种植、制种、农机操作等知识,通过现教现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知识,助力湘东培养更多农技专业人才。”湘东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黄明说。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排上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数字赋能,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了水稻生产育秧、插秧、收割的全程机械化,并且通过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团购农业机械,鼓励支持育秧工厂建立,进一步提升了土地流转率及机械化率,为全年粮食增产保收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推动了规模化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