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总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100万套高性能摩托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基地,业翔晶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晶科新能源电池项目正式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6亿元;160吨至1.2万吨压铸机60台,大型CNC加工中心800台,达产后的森萍科技新能源汽车精密零部件一体压铸项目亩均税收可达120万元;潮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5月进场装修,4条生产线于10月中旬试投产,年底8条生产线全部投产,是一家致力于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与研发的高科技企业…… 产业集群成效显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改革创新持续推进……走进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处处奏响着转型升级发展的最强音。 近年来,萍乡经开区抢抓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机遇,统筹发展与安全,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工业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作用,坚定不移打好“五大战役”、建设“六新经开”,打造“千亿园区”,为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贡献经开力量。 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平台载体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拥有优质平台,才能让各类资源在空间上形成集聚,促进项目裂变升级。近年来,面对发展空间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经济总量偏小等因素影响,萍乡经开区审时度势,一方面,全力加快赣湘合作市级工业平台建设,另一方面,坚持“亩均论英雄”导向,实施“招大引强”“腾笼换鸟”。 2021年12月,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调区扩容的战略决策。经开区坚决响应、立即行动,按照“边规划、边征拆、边开发、边建设、边落户”工作模式,赣湘合作市级工业平台建设一期范围内203户房屋19天完成全部签约,20天实现全部拆除,刷新了“经开速度”。如今,在赣湘合作市级工业平台,各种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原有一些破旧低矮厂房已被铲除,通过“招大引强”“腾笼换鸟”新入驻的萍乡创普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正负极材料项目已经建成并试投产。这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储能器件及其材料基础的研究、生产、销售的高科技企业。项目计划总投资7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 此外,经开区在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上持续发力,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延链补链强链。高位推进调区扩容后的经开区,辖区面积由50.18平方公里调至120平方公里。 推进项目“落地生花” 江西森萍科技新能源汽车精密零部件一体压铸项目、江西赛唯思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能源电池核心配套材料建设项目、江西潮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一个个产业项目的落地,一项项政策举措的落实,全面激发了经开区转型升级发展的“活力细胞”,也见证着经开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生动实践。 招大引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宝”,招大引强对于经开区的发展来说尤其重要、尤为不易,经开区上下联动,全力招引好项目、大项目。为进一步防范招商引资风险,经开区对项目落户流程进行规范和完善,采取招商引资项目领导小组集中研判和首位产业专家研判制度,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做好尽调,优惠政策必须由审计、财政、创投集团、法制办等部门联合审核。2022年以来,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1个,总签约资金270亿元,其中“50”项目3个(创普斯新能源、森萍一体压铸、潮实新能源),另外还有30余个项目正在对接洽谈,涵盖了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区首位产业,为全区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提供强大动力。 引进来是第一步,如何让项目早落地、早见效是关键。经开区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现场开展问题答疑等工作,并围绕“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开展精准化对接服务,在落地服务、加快投产、政策兑现等方面跟踪服务,帮助项目平稳快速实现达产见效。此外,建立专班服务工作机制,由责任单位牵头,倒排工期、每日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在办公楼电子屏滚动播放,项目滞后的标黄通报,形成项目建设比进度、学做法、赶工期、超自我的浓厚氛围。 助力产业“蝶变新生” 转型升级凭什么?新动能培育靠什么?经开区的党政主要领导深知,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根本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撑,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经开区在推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上持续发力。紧紧围绕改革这一核心,在“精”字上下功夫,财园信贷通办理从7个环节精减为3个,建设项目审批平均压减80%,招投标全过程由29天精减为25天。研究出台了《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十二条奖励政策》《不停工、不停产若干措施的通知》等各项政策,为14352户次市场主体提供了约2.5亿元资金奖补。梳理全区125家重点工业企业,建立健全了领导挂点和企业特派员制度,在全市率先实行“特派员”信息上墙,特别是针对调区扩容后从彭高、福田调入的25家企业,专门设立企业服务办公室,实行“双特派员”服务制度,坚决避免因交接造成的“服务真空”。 在改革的基础上,经开区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保障体系,在全市首推“科贷通”政策,全区入库省“科贷通”备选企业64家,截至目前,累计为26家企业放贷77笔,共计2.61亿元,在贷金额和在贷企业数均列全市第一,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强化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各1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共28个,去年借助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的契机,又成功推进鑫通机械与中南大学签订“产学研”科技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江西省凿岩装备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有望打造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