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里村位于赤山镇中部,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2876人,有耕地1200余亩。湾里风景秀丽,生态宜居。近年来,在赤山镇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湾里致力于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湾里模式,彰显乡村振兴的湾里特色。 
琴韵悠扬,奏响产业发展之曲 一个村要持续发展,还得靠产业。这是村支两委在规划湾里未来时,达成的共识。沿着这个发展理念,湾里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发展农业多种业态,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近年来,湾里培植了一个金沙柚种植基地,一个牵手农庄,一个雨笠农场,开发了一个30亩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一个320亩的水果蔬菜基地,引进了一个亿元项目天古食品加工厂。同时湾里也是上栗县乡村振兴示范园的所在地,示范园以当地龙头企业为引领,赋能农业产业,为全市农业企业和群体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孵化上栗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智慧平台。 产业的兴旺,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三年来,村里的项目就解决了湾里村当地近400个就业岗位,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棋高一着,倾力打造粮心小镇 湾里是典型的农业山村。沿河两岸,都是高标准农田。通过采取新建机耕道、完善排灌水渠及平整土地等措施,使地理和耕作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将1000余亩农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并打造成稻谷制种基地,为稳定粮食生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市县两级的政策倾斜、财政倾斜和信贷支撑下,湾里倾力打造“粮心小镇”。目前,湾里村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20余户,传统农业在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同时,湾里还与萍乡市农发集团和天涯种业公司开展育种产业战略合作。2022年完成了两季航天大豆种植,累计种植面积2000亩,收获58万斤航天大豆。 奋笔疾书,只为生态村落赋诗 但凡到过湾里的人,都有一种身处世外桃源的感觉。整个村落,就像一个盆地,从幕冲沿河而上,只有一个狭窄的入口,而进入湾里,便豁然开朗。湾里的百姓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从文化和观念上也形成了独特的湾里美学。从古至今在住宅方面,都没有人为刻意的规划,但这里所有的民居建筑都是依山而建,中间广阔的耕地一直没有被占用过,让土地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湾里在改善水、电、路、灯基础设施的同时,实现美化、绿化、亮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丰富乡村经济业态组合。 
丹青作画,绘就休闲文旅蓝图 湾里建立了美丽庭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智慧书吧和文化广场,丰富乡村休闲旅游的内涵和人文体验。依托农业产业资源和山水风光,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涵盖研学旅行、农事体验等分享经济、体验经济。 还利用老旧房改造成农耕馆,全面记录和展示传统农耕文明历史印迹。湾里依托沿河两岸的自然风光,成功打造了“山水花中游”的生态环境。建设了丰收广场,烘托了传统农耕氛围。还将建设湾里绿道的延伸,将全镇各乡村旅游点连接起来,打造“一日游”精品路线。 远远处一座座房子迷迷蒙蒙烟雾弥漫,宛如海市蜃楼一般。一座座山峦连绵起伏,隐隐约约烟雾缭绕,如同人间仙境。一片片绿色深浅不一,像一片片绿意蒙胧的海洋。在世外桃源般的农家村庄里,在绿树成荫的室外庭院中,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等待着享受属于大自然的原始美味。听着林中小鸟啼鸣和山间潺潺流水声,使人仿佛置身于奇妙无比的仙境中,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所有人仿佛放下了包袱,卸下了面具,释放了压力,置身于这空灵幽静的山间,人与人之间似乎消除了所有的隔阂,尽情沉醉在欢乐的海洋。此时此刻,身感疲倦的你,心里却是乐滋滋的,源于这份收获,这份喜悦,这份实现自我成就感和超越自我快乐感相互交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