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丹江街 查看内容

【聚焦中国网】安源区丹江街:红色名村看今朝

2023-4-4 08:5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坐落在安源煤矿西面的萍乡市安源区丹江街丹江村,是开国将军吴烈的故乡。吴烈从儿童团到矿工再到将军,经历了人生的苦与累、血与火的洗礼。百年风华走进丹江街首先映入人们视线的是吴烈将军广场,将军的全身青铜雕塑 ...


坐落在安源煤矿西面的萍乡市安源区丹江街丹江村,是开国将军吴烈的故乡。吴烈从儿童团到矿工再到将军,经历了人生的苦与累、血与火的洗礼。


百年风华 


走进丹江街首先映入人们视线的是吴烈将军广场,将军的全身青铜雕塑壮严肃穆。在广场的长廊里介绍吴将军的生平,他用光辉的一生谱写了名村的灿烂辉煌。


不辱使命,艰苦创业,今天的丹江街没有辜负老将军的期望,村里村外宽敞平坦的柏油道路干净整洁通往每家每户,一栋栋别其一格的农民新居装饰着新农村的幸福美景,一盏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矗立在道路两侧照亮看村民们夜生活,沿路的宣传画廊精致独特彰显丹江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丹江村在变,变得叫人难以想象,过去破烂不堪杂乱无章的村落,经过几年努力改造,如今变成“市民农园”,儿童玩耍的天堂。


这些年,丹江村党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以党建带动发展,通过城乡融合、村居互助、工农互促的方式,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唱响乡村全面振兴“大合唱”,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宜居乡村建设硕果累累。

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德贵介绍,丹江村是一个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地理环境村,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里是萍乡市的工业基地,十多家国有企业占据着全村80%的土地,形成了小集镇。但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后给我们带来的是企业停产,工人下岗,破旧的厂房和低矮潮湿的居民区,以及村民乱建乱搭,村容村貌给人们一种“脏乱差"的感觉。

路是人走出来的,世界上本没有路。丹江人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一条打“红色”牌,奏“宜乐"曲,人居环境和特色产业同步推进,在少有的土地上创造村民幸福指数不断“升级”的发展之路。他们以改变思想入手,用吴烈将军的故事教育村民,牢记历史,终报党恩,发扬光大,靠自已的智慧和汗水改变面貌,改善生活。以美化村容村貌为首战,发动群众,拆旧房建新居,改厕改水,修路绿化。以壮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搭建短平快发展平台,以村民普遍富裕为落脚点,大手笔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了跟随城市发展的步伐,从脱贫攻坚到产业振兴,不断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以打造萍乡市民休闲旅游近郊景点为目标,在做好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前景合作社原有种养、渔业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农文旅”理念,不断完善新产业新业态,采取“村委+合作社+农户”模式,延伸打造了“乡村振兴实践拓展基地”,形成了一个集乡村休闲、拓展研学、民宿餐饮、攀岩野战、儿童游玩等为一体的近郊旅游点。每逢周末节假日,前来休闲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给市民带来了无限欢乐,脱离了城市的嚣喧,尽享了无忧无虑的幸福。小家庭的休闲,大家庭的聚会,老同学的相聚,老战友的叙旧,这里是最佳胜地。既带来了社会效益,又增加了村级收入。

今天的丹江村借助“安源科技城”和“安源湿地公园”的建设之机,抢抓机遇,招商引资,创办各种经济实体,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党委拿出可用经费不断改变村容村貌,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使红色名村更加艳丽多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